崎岖奔走方匆匆释义


【崎岖】1.形容地势或道路高低不平。汉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上平衍而旷荡,下蒙笼而崎嶇。”唐元结《宿无为观》诗:“九疑山深几千里,峯谷崎嶇人不到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六八回:“员外初到山寨,未经战阵,山岭崎嶇,乘马不便,不可为前部先锋。”峻青《乡音》:“这二把手小车,在这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走着,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尖叫声。”2.困厄,历经险阻。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:“燕外迫蛮貉,内措齐晋,崎嶇彊国之间,最为弱小。”唐白居易《赎鸡》诗:“与尔鏹三百,小惠何足论。莫学衔环雀,崎嶇谩报恩。”宋苏轼《书黄子思诗集后》:“唐末司空图,崎嶇

【奔走】1.急行。《后汉书·史弼传》:“及下廷尉詔狱,平原吏人奔走诣闕讼之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变文》:“昼即看日,夜乃观星,奔走不停,遂至吴江北岸。”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异七·鬼粥砚》:“王遂发狂奔走,直上山巔,虽涧壑荆棘不避。”2.谓为一定的目的而忙碌。《书·武成》:“丁未,祀于周庙,邦甸侯卫,骏奔走,执豆籩。”唐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永之人争奔走焉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八:“去到处奔走事情是他最怕的事。”3.逃走。《北史·叔孙建传》:“斩首万餘级,餘众奔走,投沁水死,水为不流。”元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二

【方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府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分房切,音芳。《說文》倂船也。象兩舟省總頭形。或从水作汸。《詩·周南》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。《傳》方,泭也。《釋文》小筏曰泭。《爾雅·釋水》大夫方舟。《註》倂兩船。《史記·酈食其傳》方船而下。《註》謂船也。又《易·坤卦》六二直方大。《註》地體安靜,是其方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圜者中規,方者中矩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天道曰圓,地道曰方。方者主幽,圓者主明。又《易·觀卦》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。《疏》省視萬方。《詩·大雅》監觀四方。《周禮·天官·冢宰》辨方正位。《註》別四方。《

【匆匆】1.急急忙忙的样子。唐牟融《送客之杭》诗:“西风吹冷透貂裘,行色匆匆不暂留。”元萨都剌《和王伯循题壁》:“广陵城里别匆匆,一去三山隔万重。”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二章:“她匆匆吃过看门老头端来的早饭,就一个人跑到海边去。”2.心不定貌;恍忽貌。宋邹浩《悼陈生》诗:“还家妻子久黄壤,单形隻影反匆匆。”清郑燮《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》:“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,最是不济事,眼中了了,心下匆匆,方寸无多,往来应接不暇,如看场中美色,一眼即过,与我何与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