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声诉月华释义


【秋声】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,如风声、落叶声、虫鸟声等。北周庾信《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》:“树树秋声,山山寒色。”唐刘禹锡《登清暉楼》诗:“潯阳江色潮添满,彭蠡秋声雁送来。”明吴甡《杂兴》诗:“空林何歷歷,落叶尽秋声。”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三:“龙泉寺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,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,也似催人离别。”

【诉】《唐韻》桑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蘇故切,音素。《說文》吿也。《玉篇》論也,吿訴冤枉也。《廣韻》毀也。《左傳·成十六年》郤犫訴公于晉侯。《註》譖也。《史記·龜筴傳》王有德義,故來告訴。又《說文》或作。亦作愬。《論語》膚受之愬。《註》愬己之冤也。《前漢·五行志》引作訴。又《韻會小補》通作遡。《戰國策》衞君跣行,告遡於魏。《註》遡愬同。又《集韻》昌石切,音尺。亦毀也。 《說文》本作。《字彙補》譌作辨,非。辨字左从言作。又。

【月华】1.月光,月色。南朝梁江淹《杂体诗·效王微<养疾>》:“清阴往来远,月华散前墀。”唐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诗:“此时相望不相闻,愿逐月华流照君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五九回:“﹝宋江等﹞在山坡高处,立马望华州城里时,正是二月中旬天气,月华如昼,天上无一片云彩。”端木蕻良《浑河的急流》:“尤其月华如霰似的散在浑河水面上,又静、又香,又是清凉。”2.月亮。北周庾信《舟中望月》诗:“舟子夜离家,开舲望月华。”前蜀韦庄《捣练篇》诗:“月华吐艳明烛烛,青楼妇唱擣衣曲。”清纳兰性德《台城路·上元》词:“阑干敲徧。问帘底纤纤,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