岂有身常不转动释义


【岂】《廣韻》袪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去幾切,音。《說文》還師振旅樂也。又欲也,登也。《徐曰》今借此爲語詞。《玉篇》安也,焉也。《廣韻》曾也。《增韻》非然之辭。《書·五子之歌》怨豈在明。《詩·召南》豈不夙夜。《傳》豈不,言有是也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可亥切,音鎧。與凱愷通。軍勝之樂也。又樂也,和也。○按經傳凱歌、凱風、愷悌、樂愷皆借豈。古凱、愷、豈音義通,今分爲二。 《字彙》〈山下一〉从耑省。〈口下丷一〉从豆省。俗作山頭,非。《同文舉要》豈同剴,亦非。漢典考證:〔《說文》還師振樂也。〕 謹照原文振下增旅字。 考證:

【有身】诗·大雅·大明》:“大任有身,生此文王。”毛传:“身,重也。”郑玄笺:“重,谓怀孕也。”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是时雷电晦冥,太公往视,则见蛟龙於其上。已而有身,遂产高祖。”宋洪迈《夷坚甲志·董氏祷罗汉》:“是月,妾有身……凡十有二月而生一子。”清薛福成《庸盦笔记·幽怪一·汉宫老婢》:“史言张皇后,佯为有身,取后宫美人子名之而杀其母。”2.有己身。《老子》:“何谓贵大患若身?吾所以有大患,为我有身。及我无身,吾有何患!”明刘基《大墙上蒿行》:“世情翻覆不可拟,人生有身莫依倚。”

【常】《唐韻》市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辰羊切,音裳。《玉篇》恆也。《正韻》久也。《易·坤卦》後得主而有常。《繫辭》動靜有常。《詩·周頌》常于時夏。《箋》謂久長之功,於是夏而歌之。《朱傳》謂君臣父子之常道。又五常。《書·舜典愼徽五典傳》五典,五常之敎,父義,母慈,兄友,弟恭,子孝。又《五品傳》五品,謂五常。《疏》此事可常行,乃爲五常耳。又神名。《荀子·九家易》兌爲常,西方之神也。又地名。《詩·魯頌》居常與許。《傳》常許,魯南鄙西鄙也。又州名。《隋書·地理志》毗陵郡平置常州。又山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常山郡。《註》恆山

【不】〔古文〕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逋沒切,補入聲。不然也,不可也,未也。《禮·曾子問》葬引至于堩,日有食之,則有變乎,且不乎。又《周禮·夏官》服不氏,掌養猛獸而敎擾之。《註》服不服之獸者。又《廣韻》《韻會》分物切。與弗同。今吳音皆然。又《韻會》俯九切,音缶。與可否之否通。《說文》鳥飛上翔,不下來也。从一,一猶天也。象形。又《玉篇》甫負切《廣韻》甫救切,缶去聲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甫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鳩切,音浮。夫不,也。亦作鳺鴀。《爾雅·釋鳥》其鳺鴀。《郉疏》陸璣云:今小鳩也。一名鳩,幽州人或謂鷱鴡,梁宋閒

【转动】活动。宋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卷八:“筋骸挛缩,转动艰难。”丁玲《韦护》第三章:“只要他轻微的转动一下,她便惊醒了。”2.变动,移动。宋王明清《挥麈馀话》卷二:“俊道:‘如何这里数路应副,钱粮尚有不前?那里些小粮,一年已后无粮,如何?’张太尉道:‘我那里一年已外不别做转动?’”3.走动。指外出谋生。元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一折:“兄弟,既然你要转动。我与你三封书,投託三个人去。”元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我那乡村里老的每便道:‘陈虎,你也转动咱。’”4.泛指行动。《醒世恒言·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我岂是要打你!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