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取次】亦作“取此”。1.随便,任意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祛惑》:“此儿当兴卿门宗,四海将受其赐,不但卿家,不可取次也。”唐杜甫《送元二适江左》诗:“经过自爱惜,取次莫论兵。”元郑光祖《倩女离魂》第一折:“兀的不取次弃舍,等閒抛掉。”汪文溥《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》诗:“有时西笑入长安,七贵三公取次看。”2.草草,仓促。《敦煌变文集·叶净能诗》:“何不揭毡看验之?取此行麁疎法令。”宋陆游《秋暑夜兴》诗:“呼童持烛开藤纸,一首清诗取次成。”元朱庭玉《青杏子·送别》曲:“肠断处,取次作别离。”3.次序。北齐斛律羡《
【亦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羊益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夷益切,音睪。總也,又也。又傍及之詞。又姓。宋開禧進士亦尚節,明參將亦孔昭。又同奕。《詩·周頌》亦服爾耕。《箋》亦,大也。《正義》亦奕義通。 亦本作,象人左右兩腋形。《說文》與掖同。《詩·衡門序》誘掖其君。《釋文》《石經》作亦。亦,古掖字也,左右肘脅之閒曰掖。後从肉作腋。
【管弦】。亦作“筦弦”。亦作“筦絃”。1.管乐器与弦乐器。亦泛指乐器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夫建钟鼓,列管弦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为其俎豆筦弦之间小不备,因是絶而不为,是去小不备而就大不备,或莫甚焉。”晋张华《情诗》之一:“终晨抚管弦,日夕不成音。”明王錂《春芜记·感叹》:“三千珠履盈阶陛,十二金釵列管絃。”清孙枝蔚《村居杂感》诗之五:“长物吾家少,樽罍伴管絃。”2.指管弦乐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和亲之説难形,则发之於诗歌咏言,鐘石筦弦。”唐崔湜《奉和春日幸望春宫》:“庭际花飞锦绣合,枝间鸟囀管弦同。”元陈孚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