却怜群沴逐冰消释义


【却】《唐韻》俗卻字。(卻)《唐韻》去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乞約切,羌入聲。《說文》節欲也。从卩,谷聲。《增韻》止也,不受也。《孟子》卻之爲不恭。又《廣韻》退也。《前漢·袁盎傳》引卻愼夫人坐。《註》蘇林曰:卻謂而退之也。又《儀禮·士昏禮》啓會,卻于敦南。《疏》卻,仰也,謂仰於地。《韻會》俗作却。又訛作。

【怜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郞丁切,音靈。《玉篇》心了也。又《集韻》靈年切,音連。與憐同。《韋應物休暇東齋詩》捫竹怜粉汚。又《五音集韻》朗鼎切,音。憭也。(憐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落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靈年切,音蓮。《說文》哀也。《吳越春秋河上歌》同病相憐。又《廣韻》愛也。《魯連子引古諺》心誠憐,白髮元。又《集韻》離珍切,音鄰。義同。《楚辭·九辯》羈旅而無友生,惆悵兮而私自憐。叶上生。 俗作怜。

【群】《五經文字》羣,俗作群。

【沴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郞計切《正韻》力霽切,音麗。《說文》水不利也。《前漢·五行志》惟金沴木。又氣相傷謂之沴,沴猶臨莅不和意也。《註》服虔曰:沴,害也。如淳曰:沴音拂戾之戾。又妖氣也。《前漢·孔光傳》六沴之作。《註》沴,惡氣也。又水渚也。《揚雄·河東賦》秦神下讋,跖魂負沴。《註》沴,河岸之坻也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徒典切,音殄。陵亂也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隂陽之氣有沴。又《集韻》乃結切,音涅。義同。

【逐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直六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仲六切,音軸。《說文》追也。《左傳·隱九年》祝逐之。又《隱十一年》子都拔戟以逐之。又《廣韻》驅也。《正韻》斥也,放也。《史記·李斯傳》非秦者去,爲客者逐。又《管仲傳》三仕三見逐。又《玉篇》競也。《左傳·昭元年》自無令王諸侯逐進。《後漢·趙壹傳》捷懾逐物,日富月昌。又《正韻》逐逐,篤實也。又馳貌。《易·頤卦》其欲逐逐。又日逐,地名。《前漢·宣帝紀》迎日逐,破車師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亭歷切,音迪。《易》其欲逐逐。《蘇林》音迪。又《字彙補》同門切。與豚同。《山海經》

【冰消】“冰销”。1.冰冻消融。唐董思恭《守岁》诗之二:“冰销出镜水,梅散入风香。”唐元稹《寄乐天》诗:“冰销田地芦锥短,春入枝条柳眼低。”宋王安石《作翰林时》诗:“习习春风拂柳条,御沟春水已冰消。”2.比喻事物消释涣解。宋范仲淹《铸剑戟为农器赋》:“鏌耶之锋,冰销於倏忽;辕门之器,金鑠於斯须。”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献二·高忠宪》:“忽推窗,见桃花烂然,遂有悟,并气节之想亦冰消矣。”郭沫若《论儒家的发生》:“‘武王靡不胜’以下又是另外的一节。这样圈点不仅诗调畅达,而韵脚也合,一切的问题都冰消了。”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