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公卿士释义


【群】《五經文字》羣,俗作群。

【公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古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沽紅切,音工。《說文》平分也。从八从厶。八,猶背也。厶音私。《韓非曰》自營爲厶,背厶爲公。《徐曰》會意。《爾雅·釋言》無私也。《書·周官》以公滅私,民其允懷。又《玉篇》方平也,正也,通也。又《禮·禮運》大道之行,天下爲公。《註》公猶共也。又爵名,五等之首曰公。《書·微子之命》庸建爾于上公。又三公官名。《韻會》周太師,太傅,太保爲三公。漢末大司馬,大司徒,大司空爲三公。東漢太尉,司徒,司空爲三公。又官所曰公。《詩·召南》退食自公。又父曰公。《列子·黃帝篇》家公執

【卿士】夫。后用以泛指官吏。《书·牧誓》:“是信是使,是以为大夫卿士。”孙星衍疏:“大夫卿士不云卿大夫士,盖以此士,卿之属也。”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殷既小大好草窃姦宄,卿士师师非度,皆有罪辜,乃无维获,小民乃并兴,相为敌讎。”梁启超《变法通议·论不变法之害》:“谋及卿士,谋及庶人,国疑则询,国迁则询,议郎博士,非西官也。”2.周王朝的执政者。总管王朝的政事。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皇父卿士,番维司徒。”朱熹集注:“卿士,六卿之外,更为都官,以总六官之事也。”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郑武公、庄公为平王卿士。”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