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群生】生物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今我愿合六气之精,以育羣生。”三国魏曹植《喜雨》诗:“天地何弥广,苞育此羣生。”2.指百姓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仪之於民,而度之於羣生。”唐元结《大唐中兴颂》:“边将骋兵,毒乱国经,羣生失寧。”鲁迅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羣生輟响,荣华收光。”3.众儒生,众书生。唐柳宗元《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》:“羣生闻礼,后学知孝。”
【遂性】顺应本性。三国魏嵇康《答<难养生论>》:“然松柏之生,各以良殖遂性。”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养牛马驴骡》:“非直饮食遂性,舒适自在,至於粪溺,自然一处,不须扫除。”宋沉遘《谢赐历日表》:“凡四海之广,莫不受制於庭;而羣生之微,一皆遂性於下。”2.顺适性情。南朝宋鲍照《答客诗》:“专求遂性乐,不计缉名期。”《陈书·后主纪论》:“仁义利物而道远,嗜欲遂性而便身。”唐王毂《赠苍溪王明府》诗:“水云真遂性,龟鹤足齐年。”典
【得天】道。谓遵守永恒的运行规律。《易·恒》:“日月得天而能久照,四时变化而能久成。”2.谓得四时之正。《逸周书·周月》:“夏数得天,百王所同。”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﹝《春秋》﹞《经》曰‘春王正月’,《传》曰周正月‘火出,於夏为三月,商为四月,周为五月。夏数得天’,得四时之正也。”3.谓得天助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晋侯梦与楚子搏,楚子伏己而盬其脑,是以惧。子犯曰:‘吉。我得天,楚伏其罪,吾且柔之矣。’”杜预注:“晋侯上向,故得天;楚子下向地,故伏其罪。”4.指具有的自然条件。清梁启超《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
【真】同眞。俗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