冉冉天孙裳释义


【冉冉】貌。形容时光渐渐流逝。《文选·屈原<离骚>》:“老冉冉其将至兮,恐脩名之不立。”吕向注:“冉冉,渐渐也。”三国魏吴质《答魏太子笺》:“日月冉冉,岁不我与。”宋张孝祥《忆秦娥》词:“年华冉冉惊离索,惊离索,倩春留住,莫教摇落。”明何景明《短歌行》:“冉冉秋序,肃肃霜露,蓄我旨酒,召我亲故。”2.渐进貌。形容事物慢慢变化或移动。晋葛洪《神仙传·栾巴》:“﹝巴﹞即平坐却入壁中去,冉冉如云气之状,须臾失巴所在。”宋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卷十三:“有大蛇冉冉而至,草木皆披靡。”郁达夫《病后访担风先生有赠》诗:“冉冉浮云

【天孙】。即织女星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“婺女,其北织女。织女,天女孙也”唐司马贞索隐:“织女,天孙也。”2.指传说中巧于织造的仙女。唐柳宗元《乞巧文》:“下土之臣,窃闻天孙,专巧於天。”清洪昇《长生殿·密誓》:“[旦]今乃七夕之期,陈设瓜果,特向天孙乞巧。”闻一多《红烛·秋色》诗:“哦!我要请天孙织件锦袍,给我穿着你的色彩!”3.泰山的别名。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一:“泰山一曰天孙,言为天帝孙也,主召人魂。”

【裳】《唐韻》市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辰羊切《正韻》陳羊切,音常。《說文》下帬也。《釋名》下曰裳。裳,障也,所以自障蔽也。《詩·邶風》綠衣黃裳。《禮·曲禮》暑無褰裳。《揚子·方言》惜乎衣未成而轉爲裳也。《集韻》本作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