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道君才我不才释义


【人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如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而鄰切,音仁。《說文》天地之性最貴者也。《釋名》人,仁也,仁生物也。《禮·禮運》人者,天地之德,隂陽之交,鬼神之會,五行之秀氣也。又一人,君也。《書·呂》一人有慶,兆民賴之。又予一人,天子自稱也。《湯誥》嗟爾萬方有衆,明聽予一人誥。又二人,父母也。《詩·小雅》明發不寐,有懷二人。又左人,中人,翟國二邑。又官名。《周禮》有庖人,亨人,漿人,凌人之類。又楓人,老楓所化,見《朝野僉載》。又蒲人,艾人,見《歲時記》。又姓。明人傑。又左人,聞人,俱複姓。又《韻補》叶如延

【道君】道教中之地位尊贵者。《太平御览》卷六六二引南朝梁陶弘景《登真隐诀》:“三清九宫并有僚属,例左胜於右,其高总称曰道君,次真人、真公、真君。”亦作为对道士的敬称。晋葛洪《神仙传·黄初平》:“其兄初起,行山寻索初平,歷年不得。后见市中有一道士,初起召问之曰:‘吾有弟名初平,因令牧羊,失之四十餘年,莫知死生所在,愿道君为占之。’”2.指宋徽宗。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道君好道宠灵素,天下伽蓝尽灭形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十二回:“道君因盖万岁山,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,赴京交纳。”典

【才】《唐韻》昨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牆來切,音裁。《說文》艸木之初也。从丨,上貫一,將生枝葉。一,地也。《徐曰》上一,初生岐枝。下一,地也。《六書正譌》才,木質也。在地爲木,旣伐爲才,象其枝根斬伐之餘。从木省。別作材,非。又天地人爲三才。《易·繫辭》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。兼三才而兩之,故六。 一曰能也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必取賢斂才焉。《論語》才難,不其然乎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。《唐書·百官志》擇人以四才。《邵堯夫曰》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。才者,天之良質也,學者所以成其才也。又質也,力

【我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五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語可切,俄上聲。《說文》施身自謂也。《廣韻》已稱也。又稱父母國曰我,親之之詞。《春秋·隱八年》我人祊。又姓。古賢人,著書名我子。又《說文》或說我,頃頓也。○按頃頓,義與俄同。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,存考。又《韻補》叶與之切,音台。《揚子·太經》出我入我,吉凶之魁。《註》我音如台小子之台。又叶阮古切,音五。《張衡·鮑德誄》業業學徒,童蒙求我。濟濟京河,實爲西魯。,篆文我。

【不才】1.没有才能。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此子也才,吾受子之赐;不才,吾唯子之怨。”唐李山甫《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》:“至道非内外,詎言才不才。”明王鏊《震泽长语·国猷》:“不才者得以自容,才者亦无以自见。”2.指无才能者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中也养不中,才也养不才,故人乐有贤父兄也。”明文徵明《还家志喜》诗:“清朝自是容疎嬾,明主何尝弃不才。”3.不成材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今有不才之子,父母怒之弗为改。”4.指不名誉。宋司马光《论张方平第三状》:“今方平举措轻脱,震骇一方,传笑天下,不才之跡,章灼如此。”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