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感分义释义


【人生】生;人类产生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人生十年曰幼,学。”明刘基《医说赠马复初》:“天地闢而人生,蠢蠢焉;圣人出而后异於物。”2.指人的一生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人生几何,谁能无偷?朝不及夕,将安用树?”唐韩愈《合江亭》诗:“人生诚无几,事往悲岂那。”亦指人。毛泽东《采桑子·重阳》词:“人生易老天难老。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,战地黄花分外香。”3.人的生存和生活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人生实难,其有不获死乎?”《后汉书·张霸传》:“人生一世,但当畏敬於人,若不善加己,直为受之。”唐杜甫《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

【感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古禫切,甘上聲。《廣韻》動也。从心咸聲。《增韻》格也,觸也。《易·咸卦》天地感而萬物化生,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又《字彙補》戸坎切。與撼通。《詩·召南》無感我帨兮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胡紺切。與憾通。恨也。《左傳·昭十一年》唯蔡於感。 咸有感義,故感字从咸。

【分义】1.谓遵守名分,为所宜为。《荀子·强国》:“礼乐则修,分义则明,举错则时,爱利则形。如是,百姓贵之如帝,高之如天。”杨倞注:“分,谓上下有分;义,谓各得其宜。”唐元稹《胡证授定远将军制》:“尔等率其属部,分义甚明,皆吾劳臣。”明张居正《考满辞免恩命疏》:“伏望皇上,俯鉴愚诚,收回成命,俾臣得安分义,勉效驰驱。”2.情分;情义。《北齐书·司马子如传》:“子如少机警,有口辩,好交游豪杰,与高祖相结託,分义甚深。”《北史·杨愔传》:“抚养孤幼,慈旨温颜,咸出仁厚。重分义,轻货财,前后赐与,多散之亲族。”宋司马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