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心为昏明释义


【若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而灼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日灼切,音弱。《說文》若,擇菜也。又《玉篇》杜若,香草。《楚辭·九歌》采芳洲兮杜若。《夢溪筆談》杜若,卽今之高良薑。又順也。《書·堯典》欽若昊天。《傳》敬順也。《詩·小雅》曾孫是若。又汝也。《儀禮·士昏禮》勗帥以敬先妣之嗣,若則有常。《晉語》晉文公謂勃鞮曰: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,命曰三日,若宿而至。又如也。《書·盤庚》若網在綱。又乃也。《周語》必有忍也,若能有濟也。又語辭。《儀禮·士相見禮》君若降送之,則不敢顧。《疏》若者,不定之辭也。又《前漢·武帝紀》民年九十

【心】《唐韻》息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思林切。《說文》人心,土藏,在身之中。象形。博士說以爲火藏。《徐曰》心爲大火,然則心屬火也。《玉篇》《廣韻》訓火藏。又《荀子·解蔽篇》心者,形之君也,而神明之主也。《禮·大學疏》總包萬慮謂之心。又《釋名》心,纖也。所識纖微無不貫也。又本也。《易·復卦》復其見天地之心乎。《註》天地以本爲心者也。《正義曰》言天地寂然不動,是以本爲心者也。《禮·禮器》如松柏之有心也。《註》得氣之本也。《孔疏》得氣之本,故巡四時,柯葉無凋攺也,心謂本也。又中也。心在身之中。《詩序》情動于中。

【昏明】亮;黑夜和白昼。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昏明之分察,故一昼一夜。”《文选·刘琨<劝进表>》:“昏明迭用,否泰相济。”李善注:“昏明谓昼夜也。”《南齐书·高帝纪上》:“夫昏明相袭,晷景之恒度;春秋递运,时岁之常序。”明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下:“贤人如浮云天日,愚人如阴霾天日,虽有昏明不同,其能辨黑白则一。”2.愚昧和明智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圣人以兴,乱人以废,废兴、存亡、昏明之术,皆兵之由也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齐王芳传》:“季末闇主,不知损益,斥远君子,引近小人,忠良疏远,便辟褻狎,乱生近暱,譬之社鼠;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