荣冠带释义


【荣】《唐韻》永兵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于平切《韻會》於營切,音營。《說文》桐木也。見桐字註。又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。《禮·喪大記》升自東榮,降自西北榮。《註》榮屋翼也。又榮華。《爾雅·釋草》木謂之華,草謂之榮。不榮而實者謂之秀,榮而不實者謂之英。又《淮南子·時則訓》秋行夏令爲華,行春令爲榮。又榮者,辱之反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知其榮,守其辱。又人以血爲榮,以氣爲衞。《內經》榮衞不行,五臟不通。又《諡法》寵祿光大曰榮。又州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屬犍爲郡,唐置榮州。又杜榮,草也。《爾雅》莣,杜榮。註似茅,皮可以爲繩索履屩。又

【冠带】与腰带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冠带垢,和灰请漱。”宋司马光《晚食菊羹》诗:“归来褫冠带,杖履行东园。”明沉鲸《双珠记·弃官寻父》:“今日解了冠带,扮做常人。轻囊健步,有何不可?”《老残游记》第三回:“只画了一箇人,仿佛列子御风的形状,衣服冠带均被风吹起。”2.戴帽子束腰带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秦王闻而走之,冠带不相及。”三国魏曹操《薤露》诗:“沐猴而冠带,知小而谋彊。”唐韩愈《送石处士序》:“﹝先生﹞冠带出,见客,拜受书礼于门内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六二回:“寳玉清晨起来,梳洗已毕,便冠带了。”3.指装束,打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