睿圣宵衣垂迺睠释义


【睿圣】1.明圣;明智。常指帝王圣明。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,犹箴儆於国……及其没也,谓之睿圣武公。”韦昭注:“睿,明也。”《后汉书·郑兴传》:“昔文王承积德之绪,加之以睿圣,三分天下,尚服事殷。”金王若虚《<新唐书>辨中》:“国家患难,今古何殊,自非睿圣钦明不能安辑。”金松岑《文学上之美术观》:“依乎前詁,孝慈於焉誌哀;逮乎后解,睿圣因以述德。”2.指圣明的帝王。宋曾巩《谢中书舍人表》:“晚逢睿圣,独赐收怜。”

【宵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相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思邀切《正韻》先彫切,音消。《說文》夜也。从宀。宀,下冥也。肖聲。《書·堯典》宵中星虛,以殷仲秋。《註》陽氣消也。《詩·召南》肅肅宵征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寤氏》禁宵行者。《註》宵,定昏也。又《莊子註》不由明坦之路曰宵。又小也。《禮·學記》宵雅肄三。《註》宵之言小也,習小雅之三。又宵行,蟲名,如蠶,夜行,喉下有光如螢。《詩·豳風》熠耀宵行。又與綃通。《儀禮·士昏禮》姆纚筓宵衣。《鄭註》宵,讀如素衣朱綃之綃。

【垂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是爲切,音甀。自上縋下。《易·大傳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。《詩·小雅》垂帶而厲。又布也。《後漢·鄧禹傳》垂功名於竹帛。又同陲。堂之盡處近階者。《書·顧命》一人冕執戣,立于東垂。一人冕執瞿,立于西垂。《史記·袁盎傳》臣閒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。又邊垂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虔劉我邊垂。《前漢·谷永傳》方今四垂宴然。又地名。《春秋·隱八年》宋公衞侯遇于垂。《註》垂,衞地,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。《宣八年》仲遂卒于垂。《註》齊地。又《集韻》馳僞切,音縋。鄉名。在縣。又《集韻》樹僞切《正韻》殊僞切

【睠】《玉篇》同眷。又叶逵員切,音權。《劉向·九歎》思念郢路兮,還顧睠睠。流涕交集兮,泣下漣漣。

成都书事百韵其它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