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时装束好腰身释义


【入】《唐韻》人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日汁切《正韻》日執切,任入聲。《說文》內也。《玉篇》進也。《禮·少儀》事君,量而後入。《檀弓》孟獻子比御而不入。《註》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,猶不入寢也。又《春秋·隱二年》莒人入向。《定六年》於越入吳。《傳》造其國都曰入,弗地曰入。《註》謂勝其國邑,不有其地也。入者,逆而不順,非王命而入人國也。又《廣韻》納也,得也。又《增韻》沒也。又《楞嚴經》六入謂六塵,卽眼入色,耳入聲也。又《敎坊記》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。漢典考證:〔《檀弓》孟子比御而不入。〕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。 考

【时】〔古文〕旹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市之切《正韻》辰之切,音蒔。《說文》四時也。《釋名》四時,四方各一時。時,期也,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。《書·堯典》敬授人時。《傳》敬記天時以授人也。《又》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《禮·孔子閒居》天有四時,春秋冬夏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隂陽之專精爲四時。《又》三月而爲一時。又《韻會》辰也,十二時也。又《廣韻》是也。《書·堯典》黎民於變時雍。《傳》時,是也。《詩·大雅》曰止曰時,築室于兹。《朱傳》可以止于是,而築室矣。又《博雅》伺也。《論語》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

【装束】1.束装,整理行装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庞统传》:“将军未至,遣与相闻,説荆州有急,欲还救之,并使装束,外作归形。”晋陶潜《拟古》诗之六:“装束既有日,已与家人辞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婴宁》:“大哥欲同汝去,可便装束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四部第十七章:“于是这支小队紧紧装束,沿着玉女峰右侧的山沟又出发了。”2.装饰打扮。唐元稹《连昌宫词》:“春娇满眼睡红綃,掠削云鬟旋装束。”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时已四鼓,十娘即起身挑灯梳洗……装束方完,天色已晓。”3.衣着穿戴;打扮出来的样子。唐段成式《嘲飞卿》诗

【好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呼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許皓切,蒿上聲。美也,善也。《詩·鄭風》琴瑟在御,莫不靜好。又相善也。《詩·衞風》永以爲好也。又好會也。《周禮·春官》琬圭以結好。《左傳·文十二年》藉寡君之命,結二國之好。又人名。張好好,年十三,姣麗善歌,杜牧置樂籍中。見《唐書·杜牧傳》。又曲名。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,仙樂競奏,唱人閒好。見《武夷山志》。又《廣韻》呼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虛到切,音耗。《說文》愛而不釋也。女子之性柔而滯,有所好,則愛而不釋,故於文,女子爲好。《詩·唐風》中心好之。又孔也。《

【腰身】人体的腰部。唐段成式《戏高侍御》诗之四:“自等腰身尺六彊,两重危鬢尽釵长。”元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四折:“拜了呵再不着榆木枷压项筋,粗铁锁束腰身。”2.身段;体态。南朝宋鲍照《学古》诗:“嬛緜好眉目,闲丽美腰身。”唐韩愈《辞唱歌》:“幸有伶者妇,腰身如柳枝。”3.指衣服腰部的尺寸。何士光《故乡事》:“他却总是穿一件很旧的、腰身过于宽大的中山服。”4.指动物或物体的当中部分。清吴伟业《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》:“佽飞著翅逞腰身,玉砌轩鬐试一鸣。”侯金镜《漫游小五台·神游》:“我知道小五台是距离北京最近的一座大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