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田碧海须臾改释义


【桑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息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蘇郞切,顙平聲。《說文》蠶食葉。《徐曰》叒音若。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搏桑叒木也。蠶所食神葉,故加木叒下以別之。《典術》桑箕,星之精。《詩·豳風·註疏》爰求柔桑,穉桑也。猗彼女桑,荑桑也。蠶月條桑,枝落采其葉也。《禮·月令》季春之月,命野虞毋伐桑柘。《註》愛蠶食也。《史記·貨殖傳》齊魯千畝桑麻,其人與千戸侯等。又《周禮·夏官·司爟》變國火以救時疾。《註》夏取桑柘之火。又檿桑,山桑也,絲中琴瑟絃。《書·禹貢》厥篚檿絲。又其材中弓榦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弓人:取榦之道

【碧海】1.传说中的海名。《海内十洲记》:“扶桑在东海之东岸。岸直,陆行登岸一万里,东復有碧海。海广狭浩汗,与东海等。水既不咸苦,正作碧色,甘香味美。”隋薛道衡《从驾天池应诏》诗:“驾黿临碧海,控驥践瑶池。”唐李白《有所思》诗:“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,海寒多天风,白波连山倒蓬壶。”2.蓝色的海洋。宋苏轼《登州海市》诗:“斜阳万里孤鸟没,但见碧海磨青铜。”明李梦阳《去妇词》:“只解黄金顷刻成,那知碧海须臾变。”鲁迅《故事新编·奔月》:“他对着浮游在碧海里似的月亮,觉得自己的身子非常沉重。”3.指青天。天色蓝若海,

长安古意其它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