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柘枝头一一空释义


【桑柘】桑木与柘木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春之月﹞命野虞无伐桑柘,鸣鳩拂其羽,戴胜降於桑。”宋朱彧《萍洲可谈》卷二:“而先植桑柘已成,蚕丝之利,甲於东南,迄今尤盛。”元张养浩《寨儿令·绰然亭独坐》曲:“杨柳风微,苗稼云齐,桑柘翠烟迷。”清周亮工《樵川城中》诗:“林边桑柘好,何地认烽烟。”2.指农桑之事。唐韩愈《县斋有怀》诗:“惟思涤瑕垢,长去事桑柘。”清黄宗羲《郑兰生八十寿序》:“先生沉名於桑柘,弋者何慕。”典

【枝头】;树枝上。唐元稹《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》诗:“渐到柳枝头,川光始明媚。”宋翁森《四时读书乐》诗:“好鸟枝头亦朋友,落花水面皆文章。”戴望舒《残叶之歌·男子》:“你看,湿了雨珠的残叶,摇摇地停在枝头。”汉

【一一】1.逐一;一个一个地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齐宣王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。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,宣王説之,廪食以数百人。宣王死,湣王立,好一一听之,处士逃。”晋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此人一一为具言,所闻皆嘆惋。”宋苏轼《次韵答子由》:“好语似珠穿一一,妄心如膜退重重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第一部十四:“在太平年月,街上的高摊与地摊,和果店里,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。”2.完全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“二名不偏讳”汉郑玄注:“偏,谓二名不一一讳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谓两字作

【空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苦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枯公切,音崆。空虛也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赤帝行德天牢,謂之空。又大也。《詩·小雅》在彼空谷。《傳》大也。又盡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空,盡也。《詩·小雅》杼柚其空。又太空,天也。又地名。《爾雅·釋地》北戴斗極爲空桐。《左傳·哀二十年》宋公遊于空澤。《註》空澤,宋地。《史記·殷本紀註》伊尹生于空桑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京兆縣十二,其三曰船司空。《註》縣名。本主船之官,遂以爲縣。又《武帝紀》元鼎五年,行幸雍遂,踰隴登空同。《註》空同,山名。亦作崆峒。《山海經》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