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哲鼎峙释义


【三哲】亦作“三悊”。三位贤人。所指随文而异。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陈汤诞节,救在三悊。”颜师古注引郑氏曰:“三悊,谓刘向、谷永、耿育,皆讼救汤也。”《文选·陆机<答贾长渊>诗》:“乃眷三哲,俾乂斯民。”李善注:“三哲,刘备、孙权、曹操也。”南朝宋谢庄《求贤表》:“成子举三哲而身致魏辅;应侯任二士而己捐秦相。”《北史·王遵业传》:“遵业有誉当时,与中书令陈郡袁翻、尚书琅邪王诵并领黄门郎,号曰三哲。”

【鼎】〔古文〕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都挺切,音頂。《說文》鼎三足兩耳,和五味之寶器也。昔禹收九牧之金,鑄鼎荆山之下。《玉篇》鼎,所以熟食器也。《左傳·宣三年》昔夏之方有德也,遠方圖物,貢金九牧,鑄鼎象物,百物而爲之備,使民知神姦,故民入川澤山林,不逢不若,螭魅罔兩莫能逢之。《周禮·天官·膳夫》王日一舉鼎,十有二物,皆有俎。《鄭註》鼎有十二,牢鼎九,陪鼎三。又《周易卦名》巽下離上之卦。又《正韻》鼎,當也。又方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天子春秋鼎盛。又鼎鼎,大舒也。《禮·檀弓》喪事鼎鼎爾,則小人。《疏》形體寬慢也。又

【峙】《廣韻》直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丈里切《正韻》丈几切,音畤。《廣韻》峻峙,屹立也。《班固·東都賦》通天訬以竦峙。《註》通天,臺名。訬,高也。又《班固·東都賦》散似驚濤,聚似京峙。《註》京峙,高丘也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供峙,共具也。《書·費誓》峙乃糗糧。《詩·大雅》以峙其粻。《註》峙,積也。 《集韻》或作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