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距桐江百里馀释义


【距】《唐韻》其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臼許切,音巨。《說文》雞距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五年》季氏介其雞,郈氏爲之金距。《集韻》或作、。又至也。《書·益稷》予決九川,距四海。《傳》距,至也。又違也,抗也。《書·禹貢》不距朕行。《傳》天下無違距我命者。又《詩·大雅》敢距大邦。《疏》抗距大國。又《儀禮·鄕射禮》距隨長武。《註》始前足至東頭爲距,後足來合而南面爲隨。又《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》距躍三百。《註》超越也。《疏》爲距地向前,跳而越物過也。《史記·王翦傳》方投石超距。《註》索隱曰:超距,猶跳躍也。《前漢·甘延壽傳》

【桐江】。即钱塘江流经桐庐县境内一段。唐陆龟蒙《钓车》诗:“洛客见诗如有问,辗烟衝雨过桐江。”宋杨万里《甲午出知漳州晚发舩龙山暮宿桐庐》诗之一:“海潮也怯桐江浄,不遣涛头过富春。”元萨都剌《钓台夜兴》诗:“仙茶旋煮桐江水,坐客遥分石壁灯。”明张居正《应制题画渔人》诗之二:“若非渭水持竿客,定是桐江把钓人。”

【百里】1.一百里。谓距离甚远。《易·震》:“震惊百里,不丧匕鬯。”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:“维此圣人,瞻言百里。”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。”宋苏轼《明君可与为忠言赋》:“心苟无邪,既坐瞻於百里;人思其效,将或锡之十朋。”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二》:“乃知天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,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,始服永公‘熟虑其后’一言,真‘瞻言百里’也。”2.古时诸侯封地范围。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”后用以称诸侯国。参见“百里之命”。3.亦谓地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