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涧依硗瘠释义


【山涧】亦作“山磵”。山间的水沟。唐韦应物《答僴奴重阳二甥》诗:“山涧依磽塉,竹树荫清源。”明刘基《题画梅》诗:“争似罗浮山磵底,一枝清冷月明中。”浩然《艳阳天》第一一二章:“下边是个深不见底的山涧。”

【依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希切,音衣。《說文》倚也。《書·無逸》知小人之依。《註》言稼穡。《詩·小雅》謀之不臧,則具是依。《又》昔我往矣,楊柳依依。又依稀,猶彷彿也。《劉禹錫詩》宋臺梁館尚依稀。又姓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隱豈切,音倚。《詩·大雅》于京斯依。又斧依,與扆通。《儀禮·覲禮》天子設斧依于戸牖之閒。《註》依,如今綈素屛風也。有繡斧文,所以示威也。又纏弦也。《儀禮·卽夕禮》設依撻焉。《疏》依,以韋依纏其弦,卽今時弓是也。又《儀禮·士虞禮》佐食無事,則出戸負依南面。《註》戸牖之閒謂之依。又喻也。

【硗瘠】磽瘠:土地坚硬瘠薄。亦指瘠薄之地。宋陆游《蔬圃》诗:“磽瘠才三亩,勤劬赖两奴。”《金史·食货志二》:“两路田多峻阪,磽瘠者往往再岁一易。”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一:“且蚕丛漏天,磽瘠艰餉,我兵势难深入。”郭沫若《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·论所谓“封建”制》:“周人生于比较硗瘠的西北,不敢把农产品多事浪费,故养成了禁酒的习惯。”墝瘠:亦作“墝塉”。(土地)瘠薄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卢毓传》:“而譙土地墝瘠,百姓穷困,毓愍之,上表徙民於梁国就沃衍,失帝意。”《周书·李彦传》:“今可敛以时服,葬于墝塉之地,勿用明器、芻涂及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