胜地不常释义


【胜地】1.制胜的地位、形势。《管子·七法》:“成功立事,必顺於礼义,故不礼不胜天下,不义不胜人。故贤知之君,必立於胜地。”《六韬·战车》:“步贵知变动,车贵知地形……凡车之死地有十,其胜地有八。”2.指形势有利的地方。《新唐书·王承元传》:“承元据胜地为鄣,置守兵千,詔号临汧城。”《封神演义》第七一回:“营安胜地,寨背孤虚。”3.名胜之地。南朝齐王屮《头陀寺碑文》:“东望平皋,千里超忽,信楚都之胜地。”明刘基《养志斋记》:“华亭在松江之滨,胜地冠於浙右。”碧野《白云·绿树·金花》:“那时,鸡公山与北戴河、庐山被

【不常】不固定。《书·伊训》:“惟上帝不常,作善降之百祥,作不善降之百殃。”孔传:“天之祸福惟善恶所在,不常在一家。”汉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不常厥土,盘庚作誥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比兴》:“夫比之为义,取类不常:或喻於声,或方於貌,或拟於心,或譬於事。”2.异常;反常。《晏子春秋·谏下十三》:“作服不常,以笑诸侯。”吴则虞集释引苏舆云:“言作不常之服,以为笑于诸侯。”元元怀《拊掌录》:“画人物不常,鸟或四足,兽或两翼,人或儒冠而僧衣。”3.不平凡;卓越。晋陶潜《搜神后记》卷四:“夜梦一女,年可十七八,颜色不常。

滕王阁序其它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