麝脐龙髓怜娇娆释义


【麝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神夜切,音射。《說文》麝如小麋,臍有香。一名射父。《爾雅·釋獸》麝父麕足。《字林》小鹿有香,其足似麞,故云麕足。《字彙》獸如小麋,身有虎豹之文,臍有香,爲人所迫,卽自投高巖,舉爪剔出其香,就縶且死,猶拱四足保其臍。故象退齒,犀退角,麝退香,皆輒掩覆,知其珍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食亦切,音射。義同。

【脐】《廣韻》徂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前西切,音齊。《說文》肶臍也。《正字通》子初生所繫也。斷之爲臍帶,以其當心腎之中,前直神闕,後直命門,故謂之臍也。又劑也。《釋名》臍,劑也,腸端之所限劑也。又《韻會》通作齊。《左傳·莊六年》若不早圖,後君噬齊。《註》齊臍同。

【龙】〔古文〕竜龒《唐韻》《集韻》力鍾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盧容切,音籠。《說文》龍,鱗蟲之長,能幽能明,能細能巨,能短能長,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。《廣雅》有鱗曰蛟龍,有翼曰應龍,有角曰虯龍,無角曰螭龍,未升天曰蟠龍。《本草註》龍耳虧聰,故謂之龍。《易·乾卦》時乗六龍以御天。又星名。《左傳·僖五年》龍尾伏辰。《疏》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。又《襄二十八年》龍,宋鄭之星也。又山名。龍門,在河東,見《禹貢》。龍山,見《山海經》。封龍,見《括地志》。又邑名。《左傳·成二年》齊侯伐我北鄙,三日取龍。《註》龍,魯邑。在泰山

【髓】《集韻》同。《釋名》髓,遺也,遺,〈氵匱〉也。《前漢·禮樂志》浹肌膚而臧骨髓。

【怜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郞丁切,音靈。《玉篇》心了也。又《集韻》靈年切,音連。與憐同。《韋應物休暇東齋詩》捫竹怜粉汚。又《五音集韻》朗鼎切,音。憭也。(憐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落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靈年切,音蓮。《說文》哀也。《吳越春秋河上歌》同病相憐。又《廣韻》愛也。《魯連子引古諺》心誠憐,白髮元。又《集韻》離珍切,音鄰。義同。《楚辭·九辯》羈旅而無友生,惆悵兮而私自憐。叶上生。 俗作怜。

【娇娆】1.柔美妩媚。唐韩偓《意绪》诗:“娇嬈意态不胜羞,愿倚郎肩永相著。”宋赵与时《宾退录》卷二:“蔡襄(书法)如少年女子,体态娇嬈,行步缓慢,多饰繁华。”朱自清《温州的踪迹》:“花正盛开,红艳欲流;黄色的雄蕊历历的,闪闪的。衬托在丛绿之间,格外觉得娇娆了。”2.美人名。唐杜甫《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》诗:“细马时鸣金騕褭,佳人屡出董娇嬈。”一本作“娇饶”。唐李贺《恼公》诗:“宋玉愁空断,娇嬈粉自红。”3.指美人。唐李商隐《碧瓦》诗:“他时未知意,重叠赠娇饶。”一本作“娇嬈”。明沉鲸《双珠记·助恶谋奸》:“一自遇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