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分生聚九流亡释义


【十分】划分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凫氏》:“钟已厚则石,已薄则播……是故大钟十分其鼓间,以其一为之厚;小钟十分其鉦间,以其一为之厚。”2.犹十成。汉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若臣者,徒观迹於旧墟,闻之乎故老,十分而未得其一端,故不能徧举也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五六回:“徐寧见他又走不动,因此十分中只有五分防他。”3.充分,十足。唐白居易《和<春深>》诗之十四:“何处春深好?春深痛饮家。十分杯里物,五色眼前花。”宋苏辙《书传灯录后》:“若执斧问之而缩颈畏避,则十分凡夫,无足取矣!”元黄庚《江村》诗:“十分春色无人管,半属芦花半蓼花。

【生聚】,聚积物力。宋范成大《潺陵》诗:“莫讶土毛稀,须知人力槁。生聚何当復,兹事恐终老。”清赵翼《米贵》诗:“勾践当年急生聚,令民早嫁早成婚。”参见“生聚教训”。2.指人民。唐郭周藩《谭子池》诗:“此有黄金藏,镇在兹庙基。发掘散生聚,可以救贫羸。”宋秦观《鲜于子骏行状》:“矧纵大河衝注於中,则诸郡生聚其为鱼乎!”宋姜夔《永遇乐·次稼轩北固楼词韵》词:“中原生聚,神京耆老,南望长淮金鼓。”3.生命财产。宋苏轼《论齐侯卫侯胥命于蒲》:“春秋之时,诸侯竞騖,争夺日寻,拂违王命,糜烂生聚。”宋苏辙《论黄河软堰札子》:“

【九流】的九个学术流派。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刘向司籍,九流以别。”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儒、道、阴、阳、法、名、墨、从横、杂、农,凡九家。”2.泛指各学术流派。《北史·周高祖武帝纪》:“遂使三墨八儒,朱紫交竞;九流七略,异说相腾。”唐高适《奉酬睢阳李太守》诗:“逸足横千里,高谈注九流。”清龚自珍《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》诗:“我方九流百氏谭讌罢,酒醒炯炯神明真。”3.九品人物。《南史·梁武帝纪》:“自今九流常选,年未三十,不通一经,不得解褐。”参见“九品”。4.犹言各类,各种。唐薛逢《送西川杜司空赴镇》诗:“莫遣

【亡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武方切,音忘。失也。《孟子》樂酒無厭謂之亡。《註》謂廢時失事也。《家語》楚人亡弓,楚人得之。又滅也。《莊子·田子方》楚王與凡君坐。少焉,楚左右曰:凡亡者三。凡君曰:凡之亡也,不足以喪,吾存。又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以喪禮哀死亡。又逃也。《大學》舅犯曰:亡人無以爲寶。又《前漢·韓信傳》蕭何聞信亡,自追之。又與忘同。《詩·邶風》心之憂矣,曷維其亡。又《正韻》同無。《詩·邶風》何有何亡,黽勉求之。《毛傳》亡謂貧也。 《說文》从入从。《徐曰》音隱,隸作亡。《藝苑雌黃》古惟用兦字,秦時始以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