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身文字因果中释义


【失身】生命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君不密则失臣,臣不密则失身。”《后汉书·李云传论》:“李云草茅之生,不识失身之义,遂乃露布帝者,班檄三公,至於诛死而不顾,斯岂古之狂也!”唐杜甫《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》诗:“常恐性坦率,失身为杯酒。”钱基博《吴禄贞传》:“《易》曰:‘几事不密则害成。’此其所以失身而丧元歟!”2.谓女子丧失贞操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今文君已失身於司马长卿。”《古今小说·陈御史巧勘金钗钿》:“孩儿一时错误,失身匪人。”沙汀《还乡记》二:“因为接着来的就是媳妇的失身改嫁,争夺田产,而无

【文字】语言的书写符号。古代多指单字。汉许慎《<说文解字>叙》:“盖依类象形,故谓之文;其俊形声相益,即谓之字。”按,依类象形,即独体,为文;形声相益,即合体,为字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一法度衡石丈尺,车同轨,书同文字。”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夫文字者,坟籍根本,世之学徒,多不晓字。”唐韩愈《读<鹖冠子>》:“文字脱谬,为之正三十有五字。”清陈澧《东塾读书记·小学》:“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,声不能传於异地,留於异时,於是乎书之为文字。”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一篇:“要之文字成就,所当绵歷岁时,且由众

【因果】语。谓因缘和果报。根据佛教轮回之说,种什么因,结什么果;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《涅槃经·遗教品一》:“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,三世因果,循环不失。”《梁书·范缜传》:“贵贱虽復殊途,因果竟在何处?”《说岳全传》第一回:“善哉,善哉!原来有此一段因果!”参见“因果报应”。2.指原因和结果及其相互关系。毛泽东《反对本本主义》:“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,不但懂得现状,而且明白因果。”

【中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陟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陟隆切,音忠。《書·大禹謨》允執厥中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以五禮防民僞,而敎之中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劉子曰:民受天地之中以生。又《左傳·文元年》舉正於中,民則不惑。《註》舉中氣也。又司中,星名。在太微垣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。又《前漢·律歷志》春爲陽中,萬物以生。秋爲隂中,萬物以成。又中央,四方之中也。《書·召誥》王來紹上帝,自服于土中。《註》洛爲天地之中。《張衡·東京賦》宅中圓大。又正也。《禮·儒行》儒有衣冠中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