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时漏天意释义


【时时】常常。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袁盎虽家居,景帝时时使人问筹策。”唐李咸用《题刘处士居》诗:“溪鸟时时窥户牖,山云往往宿庭除。”杨朔《潼关之夜》: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,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。”

【漏天】谓如天泻漏。比喻多雨、久雨或飞泉盛大。宋苏轼《广州蒲涧寺》诗:“千章古木临无地,百尺飞涛泻漏天。”2.地名。在今四川省雅安县境。其地多雨,故称。唐杜甫《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》诗:“朝廷烧栈北,鼓角漏天东。”杨伦笺注:“《梁益记》:‘雅州西北有大、小漏天,以其西北阴盛常雨,如天之漏也。’”宋晁说之《晁氏客语》:“雅州蒙山常阴雨,谓之漏天。产茶极佳,味如建品。纯夫有诗云:‘漏天常洩雨,蒙顶半藏云’,为此也。”典

【意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記切《正韻》於戲切,音。志之發也。《禮·大學疏》總包萬慮謂之心,爲情所意念謂之意。《禮運》非意之也。《註》意,心所無慮也。《疏》謂於無形之處,用心思慮也。無慮,卽慮無也。又與抑通。《徐鍇曰》見之於外曰意。意,猶抑也。舍其言,欲出而抑之。《大戴禮》武王問黃帝,顓頊之道存乎,意亦忽不可得見歟。意猶抑。《論語》抑與之歟。《漢石經》作意,抑猶意,古通用也。又《轉注古音》於宜切,音醫。《前漢·韓信傳》意嗚猝嗟。又叶乙力切,音億。《秦之罘刻石文》大矣哉。宇縣之中,承順聖意。羣臣頌功,請刻於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