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绁袢也释义


【是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承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上紙切,音姼。《說文》作昰。直也。从日正。《釋名》是,嗜也,人嗜樂之也。《玉篇》是,是非也。《禮·曲禮》夫禮者,所以定親疎、決嫌疑、別同異、明是非也。又《博雅》是,此也。《易·乾卦》不見是而無悶。《又》是故居上位而不驕。又姓。《姓氏急就篇》是氏,吳有是儀,唐有是光。又《集韻》田黎切,音題。《公羊傳·僖十六年》是月者何,僅逮是月也。《註》是,月邊也。魯人語也。《釋文》是,如字。一音徒兮反。又與氏通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氏爲莊公。《註》氏,與是同。古通用。又《韻補》叶市之切。

【绁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私列切,音薛。《說文》系也。或从枼作緤。《玉篇》馬韁也。凡繫縲牛馬皆曰紲。又《詩·鄘風》蒙彼縐絺,是紲袢也。《疏》紲袢者,去熱之名。又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弓人》恆角而達,辟如終紲,非弓之利也。《註》紲,弓。又《前漢·揚雄傳》亶觀夫票禽之紲隃。《註》師古曰:紲與跇同。 《廣韻》紲亦作絏。俗作靾。

【袢】《唐韻》附袁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符袁切,音煩。《玉篇》衣無色也。又《類篇》袢延,衣熱也。《詩·鄘風》是袣袢也。《傳》是當暑袢延之服也。又《集韻》普半切,音泮。《類篇》袢迅,盛服貌。漢典考證:〔《類篇》絆延,衣熱也。《詩·鄘風》是袣絆也。〕 謹照原文兩絆字改袢。 考證:〔《類篇》絆延,衣熱也。《詩·鄘風》是袣絆也。〕 謹照原文兩絆字改袢。

【也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羊者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以者切,音野。語已辭。《說文徐註》語之餘也。凡言也,則氣出口下而盡。《玉篇》所以窮上成文也。《廣韻》語助之終。柳宗元曰:決辭也。又發語辭。《岑參詩》也知鄕信曰應疎。又姓。明也伯先。又《劉攽曰》詞人多以也字作夜音讀。《杜甫詩》靑袍也自公,是也。又《正韻》養里切,同迤。又《六書正譌》古文匜字。註詳匚部三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