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应清盥罢释义


【时】〔古文〕旹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市之切《正韻》辰之切,音蒔。《說文》四時也。《釋名》四時,四方各一時。時,期也,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。《書·堯典》敬授人時。《傳》敬記天時以授人也。《又》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《禮·孔子閒居》天有四時,春秋冬夏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隂陽之專精爲四時。《又》三月而爲一時。又《韻會》辰也,十二時也。又《廣韻》是也。《書·堯典》黎民於變時雍。《傳》時,是也。《詩·大雅》曰止曰時,築室于兹。《朱傳》可以止于是,而築室矣。又《博雅》伺也。《論語》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

【应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陵切,音膺。《說文》當也。从心聲。《徐曰》,鷹字也。本作,今作應。又料度辭也。《唐詩》應須,祇應,皆是也。又《周語》其叔父實應且憎。《註》猶受也。又國名。《括地志》故應城,因應山爲名,在汝州葉縣。又姓。出南頓,本周武王後。《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》邗晉應韓,武之穆也。漢有應曜,與四皓偕隱,曜獨不出,八代孫應劭,集解漢書。又通作膺。《書·武成》誕膺天命。《註》當也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證切,音譍。《集韻》答也。《廣韻》物相應也。《易·咸卦》二氣感應以相與。又樂名。

【盥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玩切,音貫。《說文》澡手也。《增韻》以盤水沃洗曰盥。《易·觀卦》盥而不薦。《註》盥,將祭而潔手也。《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》奉匜沃盥。《禮·鄉飲》《酒義》盥洗揚觶。《魏書·武帝紀》臨祭就洗,以手擬水而不盥。又《集韻》灌祭也。或作灌。《正韻》通作祼果。又《廣韻》古滿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緩切,貫上聲。義同。 《說文》从臼水臨皿。《正字通》澡滌者兩手掬水。象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