嵩隗山田麦尚乾释义


【嵩】〔古文〕崇《玉篇》思融切。同崧。《說文》中嶽嵩高山也,从山高,指事。《白虎通》中嶽獨加高字,中央在四方之中可高,故曰嵩高。《後漢·郡國志》穎川陽城有嵩高山。《註》禹貢有外方山,卽嵩也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翌日親登嵩高,御史乘屬在廟旁。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。又姓。 《正譌》嵩古作崇。《韋昭國語註》通用崈。《正字通》按崇崈音義同,不當合崇嵩爲一。互見前崧字註。

【隗山】山海经·大荒南经》:“大荒之中,有不姜之山,黑水穷焉……又有隗山,其西有丹,其东有玉。”郭璞注:“音如隗嚻之隗。”

【麦】《正字通》俗麥字。(麥)《唐韻》《集韻》莫獲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莫白切,音脈。《說文》麥,芒穀,秋種厚薶麥金也。金王而生,火王而死。《禮·月令》孟夏麥秋至。《蔡邕曰》百穀各以初生爲春,熟爲秋。麥以初夏熟,故四月於麥爲秋。又《前漢·武帝紀》勸民種宿麥。《註》師古曰:歲冬種之,經歲乃熟,故云宿麥。又一種蕎麥,一名烏麥。南北皆種之,亦名荍麥。又《爾雅·釋草》蘥雀麥。《註》卽燕麥也。又《爾雅·釋草》大菊蘧麥。《註》大菊,一名麥句薑,卽瞿麥。又姓。《隋書》有麥鐵杖。又《集韻》訖力切,音極。《詩·鄘風》爰采麥矣,沫之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