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颂声】赞美之声。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什一者,天下之中正也。什一行而颂声作矣。”何休注:“颂声者,太平歌颂之声。帝王之高致也。”汉扬雄《法言·孝至》:“周康之时,颂声作乎下。”晋夏侯湛《东方朔画赞》:“彷彿风尘,用垂颂声。”典
【溢】《唐韻》夷質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弋質切,音逸。《說文》器滿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溢,盈也。《孝經·諸侯章》滿而不溢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溢,靜也。《疏》盈溢者宜靜。又愼也。舍人曰:溢行之愼。又洋溢也。《中庸》洋溢乎中國。又匹溢,聲四散也。《王褒·洞簫賦》龢紛離其匹溢。又《儀禮·喪服》朝一溢米。《註》二十四兩曰溢,爲米一升,二十四分升之一。又《孔叢子·雜訓》兩手曰掬,一手曰溢。又同鎰。《荀子·儒效篇》藏千溢之寶。又通佾。《前漢·郊祀歌》千童羅舞成八溢。《註》溢,與佾同。列也。又《集韻》食質切,音實。《儀禮》一
【歌咏】。1.歌唱;吟咏。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箕子伤之,欲哭则不可,欲泣为其近妇人,乃作《麦秀》之诗以歌咏之。”唐赵嘏《送滕迈郎中赴睦州》诗:“想到钓臺逢竹马,只应歌咏伴猿声。”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四:“余观三百五篇,如桃、李、芍药、棠棣、兰之类,无不歌咏。”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一篇:“声音繁变,寖成言辞,言辞谐美,乃兆歌咏。”茅盾《这时代的诗歌》:“最近出现了不少的歌咏这大时代的诗歌。”2.谓以诗歌颂扬。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周公思慕,歌咏文王文德。”唐黄滔《内出白鹿宣示百官》诗:“贵臣歌咏日,皆作白麟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