肃穆乌台上释义


【肃穆】恭敬。指人的态度、神情等。《后汉书·乐成靖王党传》:“﹝刘萇﹞不惟致敬之节,肃穆之慎,乃敢擅损牺牲,不备苾芬。”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屈支国》:“僧徒肃穆,精勤匪怠,并是耆艾宿德、博学高才、远方俊彦慕义至此。”《孽海花》第二七回:“第二个却生得方面大耳,神情肃穆,鬚髯丰满,大概是乌赤云了。”朱自清《欧游杂记·罗马》:“他画这屋顶时候,以深沉肃穆的心情渗入画中。”2.指事物所产生的气氛,谓使人有凛然之感。汉应璩《与满炳书》:“夫漳渠西有伯阳之馆,北有旷野之望,高树翳朝云,文禽蔽緑水,沙场夷敞,清风肃穆。”宋陆

【乌台】姚合《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》:“乌臺情已洽,凤阁分弥浓。”金郭宣道《送同舍张耀卿补掾中台》诗:“关心雁塔功名晚,试手乌臺岁月忙。”清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八八:“怪道乌臺牙放早,几人怒马出长安。”参见“乌府”。

【上】〔古文〕丄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時亮切,音尙。在上之上,對下之稱。崇也,尊也。《易·乾·文言》本乎天者親上。又《廣韻》君也。太上極尊之稱。《蔡邕·獨斷》上者,尊位所在。但言上,不敢言尊號。又上日。《書·舜典》正月上日。《註》孔氏曰:上日,朔日也。葉氏曰:上旬之日。曾氏曰:如上戊,上辛,上丁之類。又姓。漢上雄,明上觀,上志。又上官,複姓。又《唐韻》時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是掌切,商上聲。登也,升也,自下而上也。《易·需卦》雲上于天。《禮·曲禮》拾級聚足,連步以上。又進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