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得不偿失释义


【所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疏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爽阻切,數上聲。《說文》伐木聲也。从斤,戶聲。又處所。《詩·鄭風》獻于公所。又《商頌》及爾斯所。又《漢制》車駕所在曰行在所。《蔡邕·獨斷》天子以四海爲家,故所在曰行在所。又《關西方言》致力于一事爲所。所謂絕利一源也。《書·無逸》君子所其無逸。又《召誥》王敬作所。又語辭。《論語》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。又誓辭。《論語》予所否者。《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》所不與舅氏同心者。又指物之辭。《禮·檀弓》其高可隱也。《註》謂高四尺所。《前漢·疏廣傳》問金餘尙有幾所。《註》幾所,猶幾許也。《

【得不偿失】以补偿所失去的。宋陆游《<方德亨诗集>序》:“得不偿失,荣不盖媿。”《明史·傅姜包田等传赞》:“给事中程绍言嘉靖中採矿,费帑金三万餘,得矿银二万八千五百,得不偿失,因罢其役。”毛泽东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》三:“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、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。”亦作“得不酬失”、“得不补失”、“得不偿丧”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论》:“军书未奏其利害,而离叛之状已言矣。故得不酬失,功不半劳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逊传》:“权遂征夷州,得不补失。”金王若虚《进士彭子升墓志》:“晚登一第,则到官未满而亡,仅予随夺,得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