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虏祭南门释义


【索虏】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朝的蔑称。索指发辫,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,故称。《宋书》有《索虏传》。后亦用以称其他少数民族。唐刘知几《史通·断限》:“自五胡称制,四海殊宅。江左既承正朔,斥彼魏胡。故氐羌有録,索虏成传。”《资治通鉴·魏文帝黄初二年论》:“宋魏以降,南北分治,各有国史,互相排黜,南谓北为索虏,北谓南为岛夷。”胡三省注:“索虏者,以北人辫髮,谓之索头也。”宋陆游《闻虏乱有感》诗:“近闻索虏自相残,秋风抚剑泪汍澜。”章炳麟《箴新党论》:“索虏入关以后,党人已絶,而臭味所遗,百年未艾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<

【祭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子例切,音霽。《說文》祭祀也。从示,右手持肉。又《尚書·大傳》祭之言察也。察者,至也,言人事至於神也。又《孝經·士章疏》祭者,際也,人神相接,故曰際也。詳見《禮·記祭法祭統祭義》諸篇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側界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側賣切,音債。周大夫邑名。又姓,周公子祭伯,其後爲氏。

【南门】南面的正门。《书·顾命》:“逆子釗於南门之外。”《春秋·僖公二十年》:“春,新作南门。”2.星名。属角宿,共两星,即半人马座ε和α星。其中α星称“南门二”,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之一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亢为疏庙,主疾。其南北两大星,曰南门。”张守节正义:“南门二星在库楼南,天之外门。”3.复姓。商代有南门蝡。见《鬻子》。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