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肃然】1.恭敬貌。《大戴礼记·主言》:“曾子惧,肃然抠衣下席,曰:‘弟子知其不孙也。’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百官侍祠者数百人,皆肃然动心焉。”清侯方域《新迁颜鲁公碑记》:“而儿童走卒或游卧嬉戏其下,亦从而拱揖拜跪,肃然如见其人焉。”萧乾《一本褪色的相册·未带地图的旅人》:“他指给我看那地点时,我肃然脱下了帽。”2.畏惧貌。汉荀悦《汉纪·宣帝纪三》:“奏虽寝,朝廷肃然敬惮之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三九三引南朝梁沉约《俗说》:“王僧敬兄弟列坐斋中,见之若神;小人从户前过,皆肃然毛竖。”宋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划然长啸,草木
【来临】到。《宋史·乐志八》:“於皇上帝,肃然来临。”闻一多《奇迹》诗:“我等,我不抱怨,只静候着一个奇迹来临。”秦牧《花城·古战场春晓》:“南国春早,真正的春天在崭新的日历刚刚掀开的时候,实际上已经来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