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纲振厉先光辉释义


【台纲】纲纪。《宋史·孝宗纪二》:“詔六察官纠察庶务,臺纲益振。”明沉德符《野获编·吏部一·堂官笞属官》:“海刚峯起南总宪,到任后,忽设二大红板櫈,云欲笞御史不法者……然终设而不用,其意亦欲姑示威稜,以厉臺纲耳!”清侯方域《汤御史传》:“公掌河南道日,给事赵兴邦者,数挟太宰势,轩輊臺纲,公连章劾之。”

【振厉】凌厉;迅猛。三国魏阮籍《东平赋》:“云电相干,长风振厉,萧条太原。”唐牛僧孺《玄怪录·岑顺》:“俄然鼓角四起,声愈振厉。”清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七:“国势尊隆,兵威振厉。”2.亦作“振励”。奋勉;振作。宋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一书》:“精择一人之沉鷙有谋,开豁无他者,委以荆襄之任,宽其文法,听其废置,抚摩振厉,于三数年之间,则国家之势成矣。”明张居正《请谕戒边臣疏》:“亦以见皇上临御之初,留心边事,盖鼓舞振励之一机也。”清吴敏树《与朱伯韩书》:“是以区区思自振励,将尽披其愚陋而求简择焉。”《“五四”爱国运动资料·

【先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蘇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蕭前切,霰平聲。《說文》先,前進也。从人之。《徐曰》之,往也,往在人上也。一曰始也,故也。《玉篇》前也,早也。《孝經·感應章》必有先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象帝之先。又祖父已歾曰先。《司馬遷·報任安書》太上不辱先,其次不辱身。又姓。《韻會》晉有先軫。又《韻會》凡在前者謂之先,則平聲。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,則去聲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先見切,音霰。《增韻》先之也。《正韻》相導前後曰先後。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以先愷樂,獻于社。《註》先猶導也。《史記·酈食其傳》

【光】〔古文〕炗《唐韻》古黃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姑黃切,廣平聲。《說文》从火在人上。本作灮,今作光。《徐曰》光明意也。《易·需卦》有孚光亨。《程傳》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。《正韻》輝光,明耀華彩也。又《集韻》太歲在辛曰重光。又諡法,能紹前業曰光。又姓。《廣韻》田光後,秦末子孫避地,以光爲氏。晉有光逸。又《集韻》古曠切,廣去聲。飾色也。或作。

【辉】《廣韻》許歸切《集韻》呼韋切,音揮。《集韻》光也。火之光也。 《說文》作煇。zdic.net漢典

林和叔侍郎龟潭庄其它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