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阴菌蠢蟲蛇蛰释义


【太阴】方或北极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:“卢敖游乎北海,经乎太阴,入乎玄闕,至於蒙轂之上。”高诱注:“太阴,北方也。”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下》:“邪絶少阳而登太阴兮,与真人乎相求。”颜师古注引张揖云:“太阴,北极。”2.指北方之神。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象数一》:“六壬有十二神将……其后有五将:谓天后、太阴、真武、大常、白虎也,此金水之神在方右者。”3.阴阳五行家以为北方属水,主冬,太阴为北方,故亦指代冬季或水。三国魏曹植《蝉赋》:“盛阳则来,太阴逝兮。”此指冬季。唐杜甫《滟滪》诗:“灧澦既没孤根深,西来水多愁太阴。”仇

【菌】《唐韻》渠隕切,音窘。《說文》地蕈也。《爾雅·釋草》中馗,菌。《疏》此菌大小異名也,大者名中馗,小者名菌。《博物志》菌,食之有味,而常毒殺人。又朝菌,槿也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朝菌不知晦朔。又山名。《山海經》南海之內有菌山。又菌蠢,芝貌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芝房菌蠢生其隈。又《集韻》區倫切,音皸。菌桂出交趾,員如竹。《屈原·離騷》雜申椒與菌桂兮。又《博雅》菌,薰也。其葉謂之蕙。《素問》肝氣虛,則夢見菌香生草。又《馬融·長笛賦》瞋菌碨柍。《註》皆衆聲鬱積競出之貌。又《篇海》音郡。《淮南子·地形訓》海人生若菌,若菌生

【蠢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韻會》尺尹切《正韻》尺允切,音惷。《說文》蟲動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蠢,作也。《註》蠢,動作也。《禮·鄕飮酒》春之爲言蠢也。《莊子·天地篇》蠢動而相使,不以爲賜。又《爾雅·釋言》蠢,不遜也。《詩·小雅》蠢爾蠻荆。《疏》郭璞曰:蠢動爲惡,不謙遜也。 《玉篇》或作、偆。

【蛇】《唐韻》食遮切,音茶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時遮切,音闍。毒蟲也。《左傳·莊十四年》內蛇與外蛇鬭。《疏》蛇,北方水物。《酉陽雜俎》蛇,有水、草、木、土四種。《爾雅翼》蛇,草居,常飢,每得食稍飽,輒復蛻殻,冬輒含土入蟄,及春出蟄則吐之。《埤雅》牛以鼻聽,蛇以眼聽。又《莊子·達生篇》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,浮之江湖,食之以委蛇。《註》委蛇,泥鰌。又星名。《左傳·襄二十八年》蛇乗龍。《註》蛇,武之宿,虛、危之星。《晉書·天文志》騰蛇二十二星,在營室北,天蛇也。又地名。《後漢·郡國志》南陽郡隨西有斷蛇丘。《註》卽銜珠之

【蛰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直立切,音。《說文》藏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蟄,靜也。《疏》藏伏靜處也。《易·繫辭》龍蛇之蟄,以存身也。《左傳·桓五年》凡祀,啓蟄而郊。《疏》啓蟄,言始發蟄也。《韻會》驚蟄,節名。又《玉篇》和集也。《詩·周南》宜爾子孫蟄蟄兮。又《集韻》質入切,音執。《莊子·天運篇》蟄蟲始作。郭象讀執。又《韻會》尺十切《正韻》尺入切,音叱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