淘漉沟源筑野塘释义


【淘漉】1.冲洗滤过。唐刘恂《岭表录异》卷上:“南中醖酒,即先用诸药,别淘漉秔米晒乾,旋入药和米擣熟,即緑粉矣。”明陶宗仪《辍耕录·祷雨》:“蒙古人之祷雨者……惟取浄水一盆,浸石子数枚而已。其大者若鷄卵,小者不等,然后默持密咒,将石子淘漉玩弄,如此良久輙有雨。”2.指保留好的,除去坏的。清桂馥《札朴·杂言》:“去恶留好曰淘漉。”3.疏浚。宋文同《秋日田家》诗:“淘漉沟源筑野塘,满坡烟草卧牛羊。”

【沟】《篇韻》古侯切,音勾。水聲。(溝)《唐韻》古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侯切,音鉤。《說文》水瀆,廣四尺,深四尺。《釋名》田閒之水曰溝。溝,搆也。縱橫相交搆也。《周禮·地官》遂人十夫有溝。又《爾雅·釋水》水註谷曰溝。又溝池,城塹也。《禮·禮運》城郭溝池以爲固。又汗溝,馬中脊也。《齊民要術》相馬法,汗溝欲其深。又《集韻》古項切,音講。與港同。水分流也。詳港字註。又《韻補》叶斤於切,音居。《焦氏·易林》馬驚破車,王孫墜溝,身死魂去,離其室廬。

【源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愚袁切,音元。《說文》水泉本也。《禮·月令》爲民祈祀山川百源。《註》衆水始出爲百源。又水名。《水經注》沁水東與丹水合,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,俗謂之源源水。又姓。《北魏書·源賀傳》禿髮傉檀之子賀入後魏,魏大武謂之曰:與卿同源,可爲源氏。 《韻會》本作厵,篆省作原。

【筑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張六切《正韻》之六切,音竹。《說文》筑,以竹曲爲五絃之樂也。《釋名》筑,以竹鼓之筑柲之也。《風俗通》狀如瑟而大頭,安絃,以竹擊之,故名曰筑。顏師古曰:筑形似瑟而小,細項。《廣韻》筑似箏而十三絃。《史記·荆軻傳》高漸離擊筑,荆軻和而歌於市中。又《爾雅·釋言》筑,拾也。《註》謂拾掇。《疏》《金縢》云:凡大木所偃,盡起而筑之。馬融云:起其木,指其禾。又《廣韻》直六切《集韻》佇六切,音逐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南陽郡有筑陽縣。《註》筑音逐。《水經注》沔水南過筑陽縣東,筑水出自房陵東,過其縣。 《

【野塘】野外的池塘或湖泊。唐元稹《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》诗:“懒将闲气力,争鬭野塘春。”明何景明《任洪器草堂》诗之二:“明月满庭香袭袭,野塘新水藕花开。”清张锡祚《冬夜怀天宁昙长老》诗:“野塘无暮柝,灯暗识深更。”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