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他日】以往;昔日;过去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吾他日未尝学问,好驰马试剑。”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子公之食指动,以示子家曰:‘他日我如此,必尝异味。’”宋苏轼《出狱次前韵》之二:“寒上纵归他日马,城中不鬭少年鷄。”宋苏轼《鹿鸣宴》诗:“他日曾陪探禹穴,白头重见赋《南山》。”2.过些天;日后;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。孟子曰:‘吾固愿见,今吾尚病……’他日又求见孟子。”宋林逋《先生将终之岁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》:“茂陵他日求遗稿,犹喜曾无《封禪书》
【学人】1.求学的人。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:“辰在子卯,谓之疾日。君彻宴乐,学人舍业,为疾故也。”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艺八·神韵》:“‘神韵’二字,予向论诗,首向学人拈出。”2.学者,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或造诣的人。清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四:“陆陆堂、诸襄七、汪韩门三太史,经学渊深,而诗多涩闷,所谓学人之诗,读之令人不懽。”朱自清《评郭绍虞<中国文学批评史>上册》:“目录学上虽划分了独立的一类,而在一般学人心目中,这个还是小道,算不得学问的。”费孝通《信得过的人》:“吴晗则被林彪、‘四人帮’诬陷死于冤狱之中,一代学人
【求】《唐韻》巨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尤切,音裘。《說文》索也。《增韻》覓也,乞也。《易·乾卦》同氣相求。《詩·大雅》世德作求。又招來也。《禮·學記》發慮憲,求善良。又等也。《書·康誥》用康乂民作求。《傳》求,等也。言爲等匹於商先王也。又山水名。《山海經》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求山。求水出于其上,潛于其下。又姓。《三輔決錄》漢有求仲。又與裘通。《說文》裘字,古省作求。又與球通。《柳宗元·饗軍堂記》琉球作流求。又《集韻》恭于切,音拘。與蛷同。肌蛷,蟲名。或省作求。又《韻補》叶渠之切,音奇。《班昭·東征賦》貴賤貧富不可
【肘后】带的。指医书或药方。唐杜甫《寄张十二山人》诗:“肘后符应验,囊中药未陈。”前蜀贯休《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》诗:“珠殿香軿倚翠稜,寒栖吾道寄孙登,岂应肘后终无分,见説仙中亦有僧。”明唐顺之《题赠施心菊医士》诗:“肘后传方多已试,鼎中留药不嫌贫。”清方文《京口访邬沂公感旧》诗:“独怜肘后方书在,我欲从君隐市门。”参见“肘后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