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长地久时相忆释义


【天长地久】《老子》:“天长地久,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”原指天地存在的久远。后用以形容时间悠久。汉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天长地久嵗不留,俟河之清祗怀忧。”唐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絶期。”郭沫若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可怜她们伶仃的母女又不得不天长地久地永远分离。”亦作“天地长久”。元宫天挺《范张鸡黍》第三折:“此一去不回头,好教我这烦恼越感的天地长久。”

【时】〔古文〕旹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市之切《正韻》辰之切,音蒔。《說文》四時也。《釋名》四時,四方各一時。時,期也,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。《書·堯典》敬授人時。《傳》敬記天時以授人也。《又》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《禮·孔子閒居》天有四時,春秋冬夏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隂陽之專精爲四時。《又》三月而爲一時。又《韻會》辰也,十二時也。又《廣韻》是也。《書·堯典》黎民於變時雍。《傳》時,是也。《詩·大雅》曰止曰時,築室于兹。《朱傳》可以止于是,而築室矣。又《博雅》伺也。《論語》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

【相忆】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十三·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上言加餐饭,下言长相忆。”唐杜甫《梦李白》诗之一:“故人入我梦,明我长相忆。”前蜀韦庄《谒金门》词之二:“空相忆,无计得传消息。”《醒世恒言·独孤生归途闹梦》:“深闺只是空相忆,不见关山愁杀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