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地】指自然界或社会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星队木鸣,国人皆恐……是天地之变、阴阳之化,物之罕至者也。”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天地虽大,其化均也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原道》:“文之为德也大矣,与天地并生者何哉!”唐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天地果无初乎?吾不得而知之也。”清吴伟业《避乱》诗之一:“归去已乱离,始忧天地小。”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马上日记》:“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;大约天地间写着这种日记的人们很不少。”2.犹天下。《文选·张衡<南都赋>》:“方今天地之睢剌,帝乱其政,豺虎肆虐,真人革命之秋也。”李善注
【苍茫】无边的样子。晋潘岳《哀永逝文》:“视天日兮苍茫,面邑里兮萧散。”唐杨炯《登秘书省阁诗》序:“林野苍茫,青天高而九州迥。”明沉鲸《双珠记·月下相逢》:“猿啸暮天长,景色凄凉,盘迴百里路苍茫。”刘白羽《日出》:“人们不难想象,那雄浑的天穹,苍茫的大海,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,升起第一线曙光,燃起第一支火炬,这该是何等壮观。”2.模糊不清的样子。南朝梁沉约《夕行闻夜鹤》诗:“海上多云雾,苍茫失洲屿。”唐王昌龄《沙苑南渡头》诗:“蓬隔苍茫雨,波连演漾田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张鸿渐》:“悵立少时,闻村犬鸣吠,苍茫中
【暝色】色。南朝宋谢灵运《石壁精舍还湖中作》诗:“林壑敛暝色,云霞收夕霏。”唐杜甫《光禄坂行》:“树枝有鸟乱鸣时,暝色无人独归客。”茅盾《子夜》一:“从桥上向东望,可以看见浦东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,蹲在暝色中。”
【来】〔古文〕徠《廣韻》落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郞才切,賴平聲。至也,還也,及也。《禮·曲禮》禮尚往來。往而不來,非禮也。來而不往,亦非禮也。又《公羊傳·隱五年》公觀魚於棠,登來之也。《註》登讀爲得,齊人謂求得爲登來。又玄孫之子曰來孫。又麥名。《詩·周頌》貽我來牟。《前漢·劉向傳》作飴我釐麰。亦作。又呼也。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來瞽令臯舞。又姓。又《集韻》洛代切,音賚。撫其至日來。《孟子》放勳曰:勞之來之。又叶鄰奚切,音離。《詩·邶風》莫往莫來,悠悠我思。《素問》恬澹虛無,眞氣從之。精神守內,病安從來。又叶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