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文悬日月释义


【天文】1.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。古人把风、云、雨、露、霜、雪等地文现象也列入天文范围。《易·贲》:“观乎天文,以察时变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山鳩知晴雨於将来,不能明天文。”《隋书·经籍志三》:“天文者,所以察星辰之变,而参於政者也。”老舍《茶馆》第二幕:“您这么有学问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。”2.天文学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聘西人为教授,凡中国搢绅至齐民家聪颖子弟均许投牒赴馆,学习天文、句股、造船、製器诸法。”

【悬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涓切,音泫。本作縣。《說文》繫也。或从心。《孟子》猶解倒懸。又叶熒絹切,音院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後宮不移,樂不徙懸。門衞供帳,官以物辯。

【日月】和月亮。《易·离》:“日月丽乎天,百穀草木丽乎土。”唐韩愈《秋怀诗》之一:“羲和驱日月,疾急不可恃。”丁玲《韦护》第三章:“这是包含海洋和峻山以及日月星辰的一个充满了福乐的大宇宙。”2.一天一月;每天每月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回也,其心三月不违仁,其餘则日月至焉而已矣。”汉蔡邕《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》:“方今郡县盗贼,刼摽人财,攻犯官民,日月有之。”唐刘餗《隋唐嘉话》卷上:“靖谢曰:‘老臣宜从,但犬马之疾,日月增甚,恐死於道路,仰累陛下。’”王闿运《储玟躬传》:“自道光末载,湖南日月多故。”3.时令;时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