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中倦目迷云阙释义


【天中】1.天的中央。汉王充《论衡·谈天》:“极为天中,方今天下在天极之南。”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北斗七星在太微北,七政之枢机,阴阳之元本也。故运乎天中,而临制四方,以建四时,而均五行也。”2.犹中天,天半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六引北周王褒《京师突厥寺碑》:“应现十方,分身百佛,上极天中,下穷地际。”3.谓鼻之所在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辂传》:“鼻者艮,此天中之山,高而不危,所以长守贵也。”裴松之注:“相书谓鼻之所在为天中,鼻有山象,故曰‘天中之山’也。”参阅《云笈七籤》卷十一。

【倦目】疲倦的眼睛。晋潘岳《射雉赋》:“甘疲心於企想,分倦目以寓视。”

【迷】《唐韻》莫兮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緜披切《正韻》綿兮切,音麛。《說文》惑也。《易·坤卦》先迷後得。《書·舜典》烈風雷雨弗迷。《詩·小雅》俾民不迷。

【云阙】1.宫阙。因其高大,故称。汉刘歆《甘泉宫赋》:“云闕蔚之巖巖,众星接之皑皑。”南朝宋鲍照《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》:“西上登雀臺,东下望云闕。”宋苏轼《奉安神宗皇帝御容赴景灵宫导引歌词》:“龙颜髣髴笙簫远,肠断属车音。离宫春色琐瑶林,云闕海沉沉。”2.借指朝廷。《魏书·百济传》:“臣建国东极,豺狼隔路,虽世承灵化,莫由奉藩,瞻望云闕,驰情罔极。”唐韩愈《赠族侄》诗:“作书献云闕,辞家逐秋蓬。”宋苏辙《谢翰林学士宣召状》之一:“成命莫回,惊使华之促召;一家竦听,望云闕以驰情。”3.为云雾掩映的宫阙。指月宫。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