迢递别东国释义


【迢递】遰”。亦作“迢逓”。亦作“迢递”。1.遥远貌。三国魏嵇康《琴赋》:“指苍梧之迢递,临迴江之威夷。”唐杜甫《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》诗:“居人莽牢落,游子方迢遰。”唐欧阳詹《蜀中将回留辞韦相公》诗:“明晨首乡路,迢逓孤飞翼。”元刘君锡《来生债》第二折:“怎熬的程途迢递,更和那风雨瀟疎。”明何景明《辰溪县》诗:“蛮音闻渐异,迢递动乡愁。”清孙枝蔚《坐逆风船同赵天醉作》诗:“水程迢逓日将晡,风伯颠狂雨又俱。”章炳麟《东夷诗》之三:“三步復五步,京市亦迢遰。”王统照《牧羊儿》诗:“故乡迢递。”2.指思虑悠远。明

【别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方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筆別切《正韻》必列切,鞭入聲。《說文》分解也。《玉篇》分別也。《增韻》辨也。《禮·曲禮》日月以告君,以厚其別也。《爾雅·釋山》小山別大山,鮮。《疏》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。《淮南子·齊俗訓》宰庖之切割分別也。《晉·仲長敖覈性賦》同稟氣質,無有區別。又傅別,謂券書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八成,聽稱責以傳別。《註》鄭曰:爲大手書於一札,中字別之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皮列切《正韻》避列切,便入聲。《玉篇》離也。《增韻》解也,訣也。《江淹·別賦》黯然銷者,惟別而已矣

【东国】东方之国。上古指齐、鲁、徐夷等国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昔楚灵王不君……踰诸夏而图东国。”韦昭注:“东国,徐夷吴越。”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其攻秦也,欲王之令楚王割东国以与齐,而秦出楚怀王以为和。”张守节正义:“东国,齐、徐夷。”《文选·陆机〈演连珠〉》:“是以三卿世及,东国多衰弊之政;五侯并轨,西京有陵夷之运。”李善注:“东国,谓鲁也。”近代多指中国以东的日本、朝鲜等国。清王韬《<三岛中洲文集>序》:“东国於二十年间维新建治,政令一更。”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艺八·朝鲜采风录》:“命一等侍卫狼曋,颁孝昭皇

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它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