妄想颠倒诳释义


【妄想】1.佛教语。谓妄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。《楞严经》:“一切众生,从无始来,生死相续,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浄明体,用诸妄想,此想不真,故有轮转。”唐权德与《送文畅上人东游》诗:“宗通知不染,妄想自堪哀。”2.胡思乱想。唐白居易《饮后夜醒》诗:“直至晓来犹妄想,耳中如有管絃声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说·冯玉梅团圆》:“这也是你妄想了,侍妾闻知,岂不可笑!”丰子恺《放生》:“但我立刻感觉这种假想的可笑,就停止妄想。”3.不切实际的或非分的想法。宋陆游《山园草木四绝句》之一:“少年妄想今除尽,但爱清樽浸晚霞。”宋陆游《老马》诗

【颠倒】1.上下、前后或次序倒置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五》:“夫《琴操》以为孔子临狄水而歌矣。曰:狄水衍兮风扬波,船楫颠倒更相加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定势》:“效奇之法,必颠倒文句,上句而抑下,中辞而出外,回互不常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八回:“趁饱带你去土牢里去,把索子緄翻着,一床乾稿荐,把你捲了,塞住了七窍,颠倒竖在壁边。”巴金《关于<第四病室>》:“我只把原来的第三病室同第四病室颠倒了一下,连用床位号码称呼病人,我也保留下来了。”参见“颠倒衣裳”。2.回旋翻转;翻来覆去。唐韩愈《秋怀诗》之八:“卷卷落地叶

【诳】《唐韻》居況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況切,音。《說文》欺也。《玉篇》惑也。《禮·曲禮》幼子常視無誑。《釋文》欺也。《史記·高祖紀》紀信乗王駕,詐爲漢王誑楚。《舊唐書·姚崇傳》遞相欺誑。《子牙子·論將篇》信而喜信人者可誑也。《註》惑也。又《集韻》或作迋。《詩·國風》無信人之言,人實迋女。《傳》迋,與誑同。又《韻會》亦作誆。《史記·鄭世家》晉使解揚誆楚。 《說文》本作。《集韻》或作、逛。漢典考證:〔《曲禮》幼子常視無誑。《註》欺也。〕 謹照原書註改釋文。 考證:〔《曲禮》幼子常視無誑。《註》欺也。〕 謹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