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婉娈】亦作“婉恋”。1.美貌。《诗·齐风·甫田》:“婉兮孌兮,总角丱兮。”郑玄笺:“婉孌,少好貌。”唐陈子昂《清河张氏墓志铭》:“失其窈窕之秀,婉孌之姿,贞节峻於寒松,韶仪丽於温玉。”清陈维崧《调笑令·咏古》词:“宛转,羞相见,月白风清人婉孌。”叶圣陶《隔膜·一课》:“那些同伴极和气的样子,穿了灰白色的舞衣,做各种婉娈优美的舞蹈。”2.借指美女。清钮琇《觚賸·粟儿》:“而一遇婉孌,其倾倒繾綣如此。”清无名氏《帝城花样·琵琶庆传》:“年过不惑,而韶颜穉态,犹似婉孌。”3.柔顺;柔媚。汉蔡邕《太傅安乐侯胡公夫人灵表
【彤管】漆朱的笔。古代女史记事用。《诗·邶风·静女》:“静女其孌,貽我彤管。”毛传:“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,史不记过,其罪杀之。”郑玄笺:“彤管,笔赤管也。”陈奂传疏引董仲舒曰:“彤者,赤漆耳。”一说指乐器。见高亨《诗经今注》。一说指红色管状的初生植物。见余冠英《诗经选译》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序》:“女史彤管,记功书过。”李贤注:“彤管,赤管笔也。”2.指女子文墨之事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九:“三闺秀时代相近,并有功是书。彤管清徽,一时鼎峙,韵矣哉!”3.指汉代尚书丞、尚书郎每月所赐的一双赤管大笔。后用为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