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必颍川能若此释义


【未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無沸切,音味。《說文》未,味也。六月,百果滋味已具,五行木老於未,象木重枝葉之形。《爾雅·釋天》太歲在未曰協洽。《禮·月令註》季夏者,斗建未之辰也。又《前漢·律歷志》昧薆於未。《釋名》未,昧也。日中則昃,向幽昧也。又《玉篇》未猶不也,未有不,卽有也。又未央,複姓。見《李淳風·乙巳占》。

【颍】《唐韻》余頃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庾頃切,音穎。水名。《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》荆州,其浸潁湛。《水經》潁水,出潁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。又《前漢·地理志》潁陽、潁隂、臨潁、三縣皆屬潁川郡。○按《正字通》入頁部,今依《說文》,凡熲穎潁俱改入火禾木水等部。zdic.net汉典

【川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昌緣切,音穿。《釋名》穿也。穿地而流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凡天下之地埶,兩山之閒,必有川焉。《爾雅·釋水》湀闢流川。《註》通流。《疏》湀闢者,通流大川之別名也。《又》過辨回川。《註》旋流。《疏》言川中之水有回旋而流者。《蔡邕·月令章句》衆流注海曰川。《書·益稷》予決九川,距四海。《傳》決九州名川,通之至海。又《禹貢》奠高山大川。《傳》大川四瀆。《疏》川之大者,莫大於瀆。四瀆,謂江,河,淮,漢也。《呂氏春秋》何謂六川:河水、赤水、遼水、黑水、江水、淮水。《潘岳·關中記》涇、

【能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奴登切,音儜。《說文》熊屬,足似鹿。能獸堅中,故稱。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。《徐曰》堅中,骨節實也。又《廣韻》善也。《增韻》勝任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汝惟不矜,天下莫與汝爭能。又《正字通》順習也。《詩·大雅》柔遠能邇。又《廣韻》奴來切《正韻》囊來切,音。三足龞。《爾雅·釋魚》龞三足,能。《註》山海經,從山多三足龞,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。又與台通。三能,星名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魁下六星,兩兩相比,名曰三能。《註》作三台。又《正字通》乃帶切,音柰。姓也。唐能延壽,能元皓,宋能迪。又與耐通。《前

【若此】此,这;这些。《穀梁传·定公四年》:“君若有忧中国之心,则若此时可矣。”王引之《经传释词》卷七:“若犹‘此’也……连言之则曰‘若此’,或曰‘此若’。”王引之《太史公自序》:“使天下法若此,则尊卑无别也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若此,将军之所长也。”2.如此,这样。《韩诗外传》卷六:“日月之明,徧照天下,而不能使盲者卒有见。今公之君若此也。”《后汉书·刘玄传》:“诸将识非更始声,出皆怨曰:‘成败未可知,遽自纵放若此!’”唐牛僧孺《玄怪录·张左》:“薛君曹疏澹若此,何无异人降止?”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颐养·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