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踪落清渊释义


【遗踪】”。亦作“遗踪”。犹遗迹。晋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眺华岳之阴崖,覿高掌之遗踪。”《宋书·傅亮传》:“钻光灯而散袠,温圣哲之遗踪。”唐李群玉《秋怨》诗:“岁暮空太息,年华逐遗踪。”明冯梦龙《量江记·月夜量江》:“六朝旧恨寒山碧,三国遗踪晚树苍。”鲁迅《集外集·<奔流>编校后记》:“我们自然并不是要继《新青年》的遗踪,不过为追怀这曾经震动一时的巨人起见,也翻了几篇短文,聊算一个纪念。”参见“遗迹”。

【落】《唐韻》盧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歷各切,音洛。《禮·王制》草木零落,然後入山林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落,始也。又《左傳·昭七年》楚子成章華之臺,願與諸侯落之。《註》宮室始成,祭之爲落。又叔孫爲孟鐘,饗大夫以落之。《註》以豭豬血釁鐘曰落。又《博雅》居也。《綱目集覽》人所聚居,故謂之村落、屯落、聚落。又《後漢·竇憲傳》躡冒頓之區落。又蕃籬曰虎落。《前漢·鼂錯傳》爲中周虎落。《註》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。又廢也。《莊子·天地篇》子高曰:夫子盍行耶,無落吾事,耕而不顧。又落落,不相入貌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落落如石。又

【渊】〔古文〕囦《唐韻》烏圓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營圓切《韻會》幺圓切,音。《說文》回水也。从水,象形。左右岸也,中象水貌。《管子·度地篇》水出地而不流者,命曰淵。又深也。《詩·衞風》秉心塞淵。又潭名。《水經注》伊水東爲淵潭。又淵淵,鼓聲。《詩·小雅》伐鼓淵淵。又姓。世本有齊大夫淵。又《集韻》一均切,音蜵。亦深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