误辱品题称酷似释义


【误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五故切,音寤。《說文》謬也。《書·立政》其勿誤于庶獄庶愼。《傳》誤,失也。《禮·聘義》使者聘而誤,主君弗親饗食也。《註》誤,謂禮節錯誤也。《前漢·張耳傳》君何言之誤。《吳志·周瑜傳》瑜精音樂,雖三爵後,其閒缺誤,知之必顧。故時人謠曰:曲有誤,周郞顧。又《字林》通作悞。惑也。《荀子·正論篇》是特姦人之誤于亂說,以欺愚者。

【辱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而蜀切《集韻》儒欲切,音蓐。《廣韻》恥也。《禮·曲禮》孝子不登危,懼辱親也。又汙也。《左傳·襄三十年》使吾子辱在塗泥久矣。又屈也。《禮·曲禮》君言至,則主人出拜君言之辱。《註》屈辱尊命之臨也。又僇也。《說文》辱,从寸,在辰下。失耕時於封疆上僇之也。又姓,見《姓苑》。

【品题】1.品评的话题、内容。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:“劭与靖俱有高名,好共覈论乡党人物,每月輒更其品题,故汝南俗有‘月旦评’焉。”2.谓评论人物,定其高下。唐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,人物之权衡,一经品题,便作佳士。”清叶廷琯《鸥陂渔话·东坡画像赞》:“此讚品题文忠,亦能确当。”3.观赏;玩赏。唐畅当《蒲中道中》诗之二:“古刹栖柿林,緑阴覆苍瓦。岁晏来品题,拾叶总堪写。”明王九思《山坡羊·春游》曲:“垂杨影里青驄繫,倚杖藜,春光细品题。”清钮琇《觚賸·石言》:“主人方盘礴其(砚石)间,穷日达晨

【酷似】,很像。《宋书·武帝纪上》:“何无忌,刘牢之甥,酷似其舅。”明唐寅《姑苏八咏·桃花坞》:“花开烂漫满邨坞,风烟酷似桃源古。”徐迟《三峡记》:“这里(指青石洞)看望霞峰上的神女,最为酷似。”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