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尉止回身释义


【县尉】。秦汉县令、县长下置尉,掌一县治安。历代因之。元于县尉外,兼置典史。明废尉,留典史,掌尉事,后因称典史为“县尉”。《商君书·境内》:“故爵为大夫,爵吏而为县尉,则赐虏六,加五千六百。”宋洪迈《夷坚三志巳·王东卿鬼》:“一小胥云:‘顷岁有福州王上舍,曾来謁颜知县、徐县尉。’”《元典章新集·吏部·职官》:“据吏部呈议得县尉巡检,近年以来为汉人,不能闲习弓马。”《古今小说·临安里钱婆留发迹》:“文书行到临安县来,知县差县尉协同缉捕使臣,限时限日的擒拿,不在话下。”典

【止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諸市切,音芷。《說文》下基也。象艸木出有址,故以止爲足。《徐曰》初生根幹也。又《廣韻》停也,足也。《易·艮卦》艮,止也。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又靜也。《禮·玉藻》口容止。《註》不妄動也。《莊子·德充符》人莫鑒於流水,而鑒於止水,唯止能止衆止。又已也,息也。《論語》止吾止也。《史記·酷吏傳》寇盜不爲衰止。又居也。《詩·大雅》乃慰乃止。又《商頌》邦畿千里,惟民所止。又心之所安爲止。《書·益稷》安汝止。《孔傳》言當先安好惡所止。《正義》曰:止謂心之所止。

【回身】。汉傅毅《舞赋》:“迴身还入,迫於急节。”晋孙绰《情人碧玉歌》:“感郎不羞赧,迴身就郎抱。”洪深《申屠氏》第二本:“那婢子十分羞惭,回身朝墙,藏了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