屑余秣以致死兮释义


【屑】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先結切,先入聲。《說文》屑,動作切切也。本作,从尸聲。引崔駟達旨辭,吾亦病子,不已。隸作屑。《徐曰》居旣从尸,動亦从尸。屑屑,屢動作也。一曰敬也,不獲己也。又《廣韻》淸也,顧也,勞也。《詩·邶風》不我屑以。《註》屑,潔也。不以我爲潔,而與之也。又《前漢·王良傳》往來屑屑不憚煩。又《增韻》輕也。《書·多方》爾乃屑播天命。《註》謂輕棄天命。《正字通》凡遇事物,輕視不加意曰不屑。《孟子》不屑去,不屑就,乞人不屑,是也。又瑣屑也。《左傳·昭五年》女叔齊曰:禮所以守其國,行其政令,無失其民者

【秣】《唐韻》莫撥切,音末。《說文》食馬穀也。本作。今借作秣。《詩·周南》言秣其馬。《傳》秣,養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芻秣之式。《註》芻秣,養牛馬禾穀也。又地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丹陽郡有秣陵縣。又《集韻》莫佩切,音昧。飼也。《詩·小雅》乗馬在廐,摧之秣之。又叶莫結切,音蔑。《張載·七命》煢嫠爲之擗標,孀老爲之嗚咽。王子拂纓而傾耳,六馬噓天而仰秣。

【以致】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,引出了下文的结果(多指不好的结果)。宋司马光《谏西征疏》:“自古以来,国家富彊,将良卒精,因人主好战不已,以致危乱者多矣。”明张居正《议外史职疏》:“自职名更定之后,遂失朝夕记注之规,以致累朝以来,史文闕略。”茹志鹃《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》:“我不觉浑身燥热起来,以致火车已走过了镇江,我才想起我原来的打算。”典

【死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息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想姊切,斯上聲。《白虎通》死之言澌,精氣窮也。《釋名》死者,澌也,若冰釋澌然盡也。《莊子·知北遊》人之生,氣之聚也。聚則爲生,散則爲死。《關尹子·四符篇》生死者,一氣聚散耳。《禮·曲禮》庶人曰死。《禮·檀弓》君子曰終,小人曰死。又《周禮·天官·疾醫註》少曰死,老曰終。又《山海經》有不死國,在南海大荒中。《郭璞贊》赤泉駐年,神木養命。稟此遐齡,悠悠無竟。又圓丘山有不死樹。《郭璞贊》萬物暫見,人生如寄。不死之樹,壽蔽天地。又《山海經》流沙之東,黑水之閒,有不死山。

【兮】《唐韻》胡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弦雞切,音奚。《說文》語有所稽也。从丂八,象氣越丂也。《徐曰》爲有稽考,未便言之。言兮則語當駐,駐則氣越丂也。《增韻》歌辭也。又通作猗。《書·秦誓》斷斷猗,大學引作兮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我猶爲人猗。又與侯通。《史記·樂書》高祖過沛,詩三侯之章。《註》索隱曰:沛詩有三兮,故曰三侯,卽大風歌。《韻會》歐陽氏曰:俗作〈丷下丅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