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常行舟舻释义


【寻常】常,皆古代长度单位。八尺为寻;一丈六尺为常。喻短或小。《左传·成公十二年》:“及其乱也,诸侯贪冒,侵欲不忌,争寻常以尽其民。”杜预注:“言争尺丈之地,以相攻伐。”杨伯峻注:“寻常意谓尺寸之地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夫目之能察也,不过步武尺寸之间;其察色也,不过墨丈寻常之间。”韦昭注:“五尺为墨,倍墨为丈,八尺为寻,倍寻为常。”唐柳宗元《柳常侍行状》:“夫器宏者,耻效以圭撮之任;足逸者,难局以寻常之地。”2.比喻长或多。《韩非子·扬权》:“故上失扶寸,下得寻常。”陈奇猷集释引旧注:“四指为扶。上於度量少有所

【行舟】1.航行中的船。三国魏曹丕《善哉行》:“汤汤川流,中有行舟。”南朝梁简文帝《咏疏枫》诗:“落叶洒行舟,仍持送远客。”宋欧阳修《采桑子·西湖好》词:“行云却在行舟下,空水澄鲜,俯仰留连,疑是湖中别有天。”2.驾船航行。北齐刘昼《新论·履信》:“虽欲立行而不立信,犹无檝而行舟。”李大钊《五峰游记》:“水路两岸,万山重迭,暗崖很多,行舟最要留神,而景致绝美。”

【舻】《唐韻》洛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龍都切,音盧。《說文》舳艫也。一曰船頭。《正韻》船頭刺擢處。一說船尾。《玉篇》在船後。《小爾雅》船頭謂之舳,尾謂之艫。《宋孝武帝詩》舳艫引江飛。《謝朓詩》榜人理行艫。又《集韻》舟名。《唐書·楊元琰傳》與張柬之共乗艫江中。又《集韻》凌如切,音臚。船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