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断绝释义


【心】《唐韻》息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思林切。《說文》人心,土藏,在身之中。象形。博士說以爲火藏。《徐曰》心爲大火,然則心屬火也。《玉篇》《廣韻》訓火藏。又《荀子·解蔽篇》心者,形之君也,而神明之主也。《禮·大學疏》總包萬慮謂之心。又《釋名》心,纖也。所識纖微無不貫也。又本也。《易·復卦》復其見天地之心乎。《註》天地以本爲心者也。《正義曰》言天地寂然不動,是以本爲心者也。《禮·禮器》如松柏之有心也。《註》得氣之本也。《孔疏》得氣之本,故巡四時,柯葉無凋攺也,心謂本也。又中也。心在身之中。《詩序》情動于中。

【断绝】连贯的不再连贯;原来有联系的失去联系。《管子·幼官》:“方外旗物尚白,兵尚剑,刑则绍昧断絶。”尹知章注:“其用刑则断昼之昧断絶而戮之也。”唐綦毋潜《春泛若耶》诗:“幽意无断絶,此去随所偶。”梁斌《红旗谱》四五:“学校和外界断绝了联系。”2.犹拒绝。《东观汉记·明德马皇后传》:“及上欲封诸舅,太后輒断絶曰:‘吾计之熟矣,勿有疑也。’”3.妙绝;绝无仅有。唐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细腰偏爱转,笑脸特宜嚬。真成物外寄稀物,实是人间断絶人。”4.彻底。清李渔《比目鱼·肥遁》:“夫人,不是我迟疑观望,只因有心辞官,要辞箇